时间:2020-03-16 来源:产科 编辑:中心医院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原来觉得特别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可能成为特别闹心的事儿。
例如:关于宝宝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得不同年龄阶段宝妈们的连番感慨。这个小动作就是——吃手。
宝宝为什么爱吃手呢?
一、生理需求
A.本能(人类原始反射):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小孩吮吸自己的手指,这很大程度上是婴儿在出生时正常的觅食反射和吮吸反射的表现。
出于这样的吮吸本能,有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吃手了,父母通过B超就可以看到吃手的画面。这个小动作是宝宝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可以帮助ta在出生后能顺利吸到母乳。
B.口欲期:3个月左右,宝宝会迎来ta的口欲期。 宝宝喜欢用嘴巴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看见什么吃什么。手是离ta最近的“东西”,当然吃得最频繁。当宝宝有一定抓握能力时,脚丫、玩具、被子角、爸爸妈妈的手都是ta啃咬的对象。 通过吃手,宝宝的口腔得到充分的刺激,借此来认识和感知周围的一切。这是宝宝智力上的一个大发展。大人尽可能不要过多干预。
C.缓解长牙时的不适感长牙初期(4~10个月)的宝宝,会把手指或者拳头放到嘴巴里,使劲啃咬、吮吸、来缓解牙床的疼、痒。
二、心理需求
A.满足感:婴儿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吃手是他们缓解焦虑,进行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当宝宝肚子饿了,感到疲惫、生气的时候,吸吮自己的手指就会安定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在吃手时,多半都很愉悦、平静。ta们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手,更多的把手当做自己的“玩具”。
B.自我安抚: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生理性吃手行为减弱,更多时候他们用吃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负面情绪,或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
宝宝吃手的好处
其实宝宝吃小手,宝爸宝妈不用太焦虑,宝宝吃手还有以下好处:
对世界最早的认知和信心
因为宝宝期的宝贝都是通过口腔来探知世界的。如果父母在三个月内开始阻断宝贝吃手,宝贝的心理发育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大以后容易变得自信心不足、多疑和胆小。
快乐稳定的情绪
对于小宝贝而言,吃手可以消除宝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吸手指能给ta带来舒服感,ta们可以从吮吸手指中,获得某种快感,即使母亲不在身边,吃不到奶头ta也能从中得到安慰。
越吃手以后越聪明
宝贝在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这是宝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锻炼手眼协调性
吃手指的过程能够锻炼宝贝手部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
不同阶段不同对待
那么,宝宝吃小手,我们要进行干预吗?
其实这也是宝宝精细动作发育的一个里程碑,是宝宝大脑功能提升的表现,3月龄的宝宝开始意识到手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并开始学习使用自己的小手了。爸爸妈妈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给宝宝充分的机会去学习如何使用小手,从而促进ta 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
2、3个月的宝宝吃手很自然
2、3个月的宝宝不知道手是自己的,在偶然的机会注意到自己的手,将手放进嘴里,吃得很香甜满足,这是孩子的探索行为,不需要阻止。
引导2、3个月孩子学习用手。
小宝宝的手经常握拳,当碰到物体时有时会张开,可以让他摸一摸不同质地的物品,学习握一会儿。
如果在宝宝视野手能够到的地方,悬挂一些玩具。ta挥动小手偶然碰到玩具,在这种反复接触中学习手眼协调有意接触玩具。
4-6个月的宝宝吃手是感知力发展
4、5个月后,宝宝可以手眼协调抓玩具,不但把吃手,还会把抓到的玩具等任何物体放到嘴里,宝爸宝妈不用紧张,不用制止,口内探索利于宝宝感知能力的发展。
引导4-6个月宝宝锻炼用手。
5个月时可以把玩具放在不同距离的地方,在宝宝经过努力可以够得着的地方,让宝宝凭自己的努力去够取玩具,不要被动将玩具放在宝宝手中。
6个月时锻炼宝宝把玩具从一只手传递给另一只手。坐位时,宝宝一只手中已经拿了一个物体,再给同一只手一个物体,看是否会将原来的物体传递给另一只手,如果不会,可以教教宝宝,几次后就会学会。
7-12个月的宝宝吃手缓解出牙痛
6个月以后,多数孩子出牙了,出牙时宝宝会感觉不舒服,孩子通过咬自己的手指、拳头或其它物品来安抚自己。就像我们大人腿酸时,按揉肌肉可以缓解疼痛,是一个道理。
可以给孩子咬牙胶,达到轻轻按摩牙龈的作用。但很多宝宝还是喜欢咬自己的手指、拳头,不用给孩子过度纠正。
1-2岁以后的宝宝吃手需要引导
1岁后的宝宝吃手,主要是寻求安全感,宽松、温馨家庭气氛会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因为ta们有了更多的玩具和朋友,手不再是ta们的唯一安抚物。
如果在这期间,宝宝吃手频次没有减弱,则需要宝爸宝妈的干预。
供稿/编辑:朱茗莎
图片:网络
审阅:黄碧云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