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0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潮涌,医脉绵长。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中心医院历经百年积淀,正昂首挺进第二个新的百年辉煌。2025年底,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极”新格局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推出专题策划《专科能力报告》,全面展示各专科实力和风采,以砥砺全体仁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这一个个专科,是秉持“德高医精仁心仁术”院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奋力改革提升的优秀集体。我们以改革不避己短的勇气、奋进敢于自励的信心梳理学科脉络,以全景视角呈现临床、医技、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这不仅是一份能力清单,更是一部镌刻着仁济医者初心与智慧的奋斗史诗。
我们的专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脊柱骨科始建于2002年,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与积淀,在几代医护人员的深耕探索下,已构建起一支结构完善、技术精湛的专业化团队,成长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脊柱疾病临床诊疗基地。
在临床业务方面,科室诊疗能力持续领跑,年门诊量超3万人次,年脊柱手术量逾1800台,其中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占比达96%以上,充分彰显了科室在复杂脊柱疾病诊治领域的过硬实力。科室诊疗范围全面覆盖脊柱外科常见与疑难病症,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柱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疏松性疼痛及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侧弯、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脊柱肿瘤等,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依托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的平台优势,科室以“建设高精尖特色专科”为目标,在全面开展颈、胸、腰、骶段脊柱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上颈椎疾病、脊柱侧弯、脊柱肿瘤、胸椎管狭窄等亚学组,通过精准的亚专业建设推动技术深耕,持续提升诊疗精准度与有效性,以更专业的医疗技术守护群众脊柱健康。
我们的专长
脊柱骨科的核心竞争力,植根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掌握尖端技术,更致力于将其转化为以最小创伤和最快康复为目标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特色技术体系:微创、精准、快速康复
1.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UBE/TESSYS)——“小孔治大病”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优势】手术切口仅7毫米,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技术解读】如同通过一个7毫米的“微型窗口”,将高清摄像头与精细操作器械直达病变椎间盘。屏幕上数十倍放大的清晰视野,让医生能精准摘除压迫神经的病灶,却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真正实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以最小代价解决脊柱难题。
脊柱机器人手术
2.脊柱机器人辅助精准智能融合术——“机器人导航保精准”
【适应症】复杂脊柱侧弯矫形、椎体重建
【核心优势】手术精度达亚毫米级,彻底规避徒手操作风险
【技术解读】该系统如同为医生配备了“透视眼”与“稳定手”。术前,它为患者定制专属三维手术方案;术中,天玑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按规划路径精准置入螺钉,误差小于1毫米。尤其在复杂脊柱畸形矫正等高难度领域,该技术为手术安全上了“双保险”,彻底摆脱传统徒手操作的不确定性。
3.3D显微镜辅助颈椎/腰椎微创减压融合术(MIS-TLIF/ACDF)——“标准化微创促康复”
【适应症】颈椎、腰椎病变需减压融合治疗
【核心优势】标准化微创流程,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
【技术解读】借助日本三鹰3D显微镜提供的立体视野,医生能在高清3D成像下完成标准化微创操作——既精准实现神经减压与椎间融合,又最大程度减少肌肉、骨骼损伤,术后患者恢复周期明显缩短,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专业设备矩阵:为高精尖技术“保驾护航”
精良的专科设备是技术落地与诊疗质量的硬核支撑。科室配备覆盖从精准导航到安全监护的全套脊柱外科专业设备,为诊疗全程提供可靠保障:
1.C型臂X光导航系统:术中实时透视,动态监测内固定物位置,确保植入精准,避免术后二次调整风险;
2.UBE及椎间孔镜脊柱内镜系统:作为脊柱微创手术的核心设备,是实现“7毫米超微创”切口、加速患者康复的关键设备;
3.天玑手术机器人:作为智能手术平台,能将术前规划转化为精准操作,是复杂脊柱手术的“精准执行者”;
4.日本三鹰3D显微镜:提供高清立体术野,将手术视野以3D立体形式呈现在显示屏,为医生精细化操作提供深度感知与清晰指引;
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全程实时监测神经信号传导功能,如同手术中的“神经守护警报器”,最大限度规避神经损伤风险。
我们的专家
●学科带头人
原向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KlinikumLIPPE访问学者,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优秀教师获得者。目前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脊柱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委。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获江门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江门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深耕脊柱外科领域近二十年,积极推动脊柱微创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始终引领科室技术发展方向。
●团队结构
科室人才梯队配置合理,现有医师共17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团队学历背景扎实,拥有博士5名、硕士9名,形成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科室积极推行“青年医师导师制”与“亚专业分组制”,助力医师专业成长与学科深度发展。同时,与多个科室建立常态化多学科协作(MDT)机制,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最优综合诊疗方案。
●学术影响力
科室承担省部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9项,发表SCI论文8篇,市级科学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科室专家在省市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学术职务,并成功承办多项省市级学术会议,学术声量日益提升。
科室与国内外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教学相长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与国际前沿接轨。
我们的坚守
我们始终坚信:医疗质量是科室发展的生命线,患者安全是临床实践的最高准则。在高精尖技术平台的支撑下,脊柱骨科通过系统化质控、数据化追踪与人性化服务,将“安全”与“疗效”贯穿患者诊疗全周期:
●全流程质控体系:为安全疗效筑防线
科室以“标准化、规范化、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诊疗全流程的质控体系:
全周期规范管理:严格实施“术前精准规划—术中安全核对—术后快速康复(ERAS)”的全流程管理。术前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术中执行器械、体位与操作的关键核对;术后由专业团队推行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实现诊疗环节的全程可控与可追溯;
持续性质量改进:建立“手术并发症定期复盘”机制,对特殊及并发症病例进行深度剖析,生成优化方案并反馈于临床。同时,通过强化无菌操作规范、精细术前评估与系统化术后护理,严控手术感染率,将医疗风险降至最低,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持续提升。
●硬核效果数据:质控成效看得见
数据是医疗质量的直观印证。脊柱骨科的核心诊疗指标持续位居行业前列,以卓越结果守护患者健康与信任: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愈率>98%: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微创技术实现病痛根治,术后神经压迫症状显著缓解,恢复正常生活;
脊柱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全流程质控对风险的强效把控,让患者手术更安心;
患者综合满意度连续三年≥90.5%:从诊疗体验、疗效感知到术后服务,全方位获得患者认可,印证“技术+质量+服务”的协同价值。
●暖心特色服务:安全之外更有温度
科室致力于在技术上追求精准,在服务上体现温度,通过细致的服务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程:
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针对脊柱外伤、急性神经压迫、脊柱肿瘤突发恶化等重症患者,开通“接诊—检查—治疗”快速响应通道,24小时待命,为患者抢出黄金救治窗口,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神经损伤加重;
个性化康复路径图:为每位手术患者制定专属的康复计划,涵盖术后6小时护理要点、1-3月的功能锻炼计划、复查时间节点及注意事项,并由康复师一对一指导,帮助患者正确康复,减少误区,更快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
我们的故事
从青少年侧弯矫正到高龄复杂手术,从区域技术突破到患者真心认可,科室用一个个故事诠释“以患者为中心”:
●13岁男孩的“挺胸”新生
初中生小伟(化名)因45°严重脊柱侧弯自卑度日,科室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定制精准方案,完成三维矫形手术。术后他身高增5厘米,体态恢复正常,终于能像同龄人一样自信抬头。
●江门首例颈椎UBE破难题
76岁的曾叔因为左上肢疼痛半年余前来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颈椎多节段病变,脊柱骨科团队应用最前沿的新技术结合神经根阻滞确定手术节段,UBE内镜微创治疗颈椎病,避免了开大刀及手术范围扩大,该术式在颈椎上的应用为江门首例,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第一天就下地行走。
●93岁高龄患者的“重生”
93岁老人身患腰椎滑脱,还合并心脏增大、双下肢动脉闭塞、慢性肾衰等7种基础病,手术风险极高。科室团队迎难而上,成功完成腰椎手术,术后老人疼痛消失,仅1周便康复出院,竖指点赞医护。
●区域技术再突破
科室开展江门首例内镜下腰椎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微创非融合技术上再攀新高,改变本地区腰椎管狭窄症需植钉的传统现状,让无置钉手术渐成常态。
患者见证
“从走不了路到站着出院,仅4天!微创太神奇”——腰椎内镜术后的香港刘先生;
“医生画图讲病情,消除了全家顾虑,这样的医生我们放心”——颈椎病患者家属。
我们的未来
面向未来,脊柱骨科将紧跟全球医学发展前沿,以建设“区域脊柱微创诊疗中心”为战略目标,从技术创新、学科突破、服务升级三大维度发力,持续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脊柱健康服务。
●技术规划:智能化、精准化再升级
聚焦诊疗效率与安全性提升,重点探索两大方向:一是引入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识别脊柱病变类型并评估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精准依据,缩短决策周期;二是积极发展新一代脊柱微创技术,在现有体系上优化流程、拓展适应症,推动实现“诊疗决策智能化、手术执行精准化”,让患者以更小创伤和更短恢复期获得更佳疗效。
●学科建设:深化细分、接轨国际
以打造高水平亚专业、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一方面,在现有上颈椎疾病、脊柱侧弯等亚学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微创技术、脊柱肿瘤等方向,实现“专病专治、精研深耕”;另一方面,强化与国内外顶尖脊柱外科中心的长期合作,通过临床研究协作、学术交流及选派骨干进修,持续引入前沿理念与技术,确保科室医疗水平始终与国际接轨。
●服务升级: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圈
依托医院平台全面拥抱“互联网+医疗”,打破时空限制优化服务体验:通过开展线上复诊、远程康复指导及跨区域远程会诊等服务,覆盖“院前评估—院中治疗—院后康复”全流程;针对患者术后康复需求,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线上康复计划与系统随访,最终构建“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的脊柱健康管理生态圈,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无缝隙的优质医疗服务。
往期推荐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⑦丨三十载砥砺深耕,见证生命康复奇迹!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⑩|以专业铸就生命防线,以匠心守护呼吸力量!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⑰|生死竞速!年近百例主动脉手术背后的“零容错”坚守
来源:脊柱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