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专科能力报告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⑲ | 以德高医精追求卓越服务,打造区域“胃”健“肠”康的标杆

时间:2025-08-08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潮涌,医脉绵长。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中心医院历经百年积淀,正昂首挺进第二个新的百年辉煌。2025年底,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极”新格局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推出专题策划《专科能力报告》,全面展示各专科实力和风采,以砥砺全体仁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这一个个专科,是秉持“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院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奋力改革提升的优秀集体。我们以改革不避己短的勇气、奋进敢于自励的信心梳理学科脉络,以全景视角呈现临床、医技、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这不仅是一份能力清单,更是一部镌刻着仁济医者初心与智慧的奋斗史诗。


江门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聚焦结直肠肿瘤、胃与代谢减重、腹部危重症三大亚专业方向,构建起以微创、保功能、危重救治为核心的综合诊疗体系,已然成为区域内具代表性的高水平胃肠外科团队。

我们的专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成立于2004年,历经二十余年砥砺奋进,已形成以结直肠肿瘤外科、胃及代谢外科、腹部急危重症外科为核心的三大亚专业体系,发展为集专科化、特色化、疑难重症救治能力于一体的现代化胃肠疾病诊疗专科。其中,结直肠肿瘤外科每年诊治相关恶性肿瘤患者超过600例,依托完善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体系,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保驾护航;胃及代谢外科在常规胃肿瘤手术基础上,独立开展减重代谢手术,填补本地技术空白;腹部急危重症外科专注高风险、高难度急诊救治,年救治相关重症患者逾800例,已成为区域内举足轻重的急重症处置力量。科室年总收治量超过1800人次,专科诊疗服务能力持续精进。





我们的专长




 围绕胃肠道疾病的微创精准治疗,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不断打磨技术内涵,逐步形成具有区域引领力的特色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 超低位直肠癌功能性保肛手术


 在确保肿瘤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肛门功能,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 减重代谢手术


 通过胃肠结构调整,实现有效体重控制与代谢改善,为肥胖及代谢异常患者开辟新的治疗路径。


● 腹膜癌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在完整的肿瘤清除基础上辅以热灌注治疗,有效消除肉眼难辨的微小病灶,提高治疗效果。


●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


 针对局部晚期肿瘤多器官侵犯的复杂病情,提升整体切除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 肠瘘综合治疗


 结合阶段性手术、营养干预和创面管理,为复杂肠瘘患者提供系统化治疗方案。


 我们注重将先进技术融入临床诊疗全流程。术前术后应用直肠测压仪,科学评估肛门功能状态,为制定保肛策略提供依据;术中则运用高清3D荧光腹腔镜,一方面以立体视觉清晰识别解剖结构、精细保护神经功能,另一方面通过荧光成像实时判断肠管血供,帮助选择最佳吻合位置,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我们始终坚信,技术的真正价值不仅是“能做”,更在于“做得精、做得稳、做得更安全”,让患者恢复更快、生活更好。




我们的专家




● 学科带头人


赵景林



 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江门市名医。


 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胃肠道手术经验丰富,是江门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的专家。他率领团队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技术突破,多项微创技术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


● 科室主任

何耀明



 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门市高层次人才。


 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主攻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擅长腹腔镜微创技术,对严重腹腔感染,复杂肠瘘等疑难危重病症的诊疗有着深厚的功底,对胃肠道间质瘤、腹膜癌、晚期结直肠癌的全程治疗、个体化治疗有坚实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 团队结构

 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精多能的专家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医师4人,副高级职称医师5人,博士4人,硕士11人,均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与突出的科研素养。作为医院内多个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的核心力量,胃肠外科在晚期结直肠癌、妇科恶性肿瘤、炎性肠病等复杂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常肩负“最后一道手术防线”的任务,通过精准评估、手术决策与并发症处理,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与更好的生活质量。


● 学术影响力

 近年来,科室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涵盖省级联合基金、省医学会及江门市科技局等平台,形成了持续稳定的科研产出。团队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0项,其中多项发明专利创新性强、转化潜力大。赵景林、何耀明、李尚仁等多位专家在省级学术组织中担任常委、副主委等职务,持续为区域胃肠疾病防治贡献专业力量。




我们的坚守




● 微创保功能:让肿瘤根治与生活质量并重

 尽管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随治疗理念革新与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但我们始终坚信,外科治疗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根治肿瘤,更要让患者重拾高质量生活。为此,我们执着于追求更加精细的微创操作与保功能外科技术,力求在实现肿瘤根治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重回正常生活。


● 攻坚晚期难题:为“无术可做”者开拓生机

 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至今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结肠癌的腹膜转移、局部进展期及复发性直肠癌等病情,当前仍处于治疗瓶颈阶段。对此,我们主动吸纳学习国内外先进诊疗理念,持续突破自我技术边界,联合多学科团队开展个体化、系统化的精准治疗,努力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时间与更好的生活质量,为那些曾被判定“无术可做”的病人,尽力打开一线生机。


● 决战急危重症:以精准干预守护生命底线


 面对大量来自各地的腹部急危重症患者,我们从不轻言放弃。这些患者往往病情凶险——无论是消化道大出血、腹腔弥漫性感染,还是复杂消化道瘘等高风险病情,往往合并高龄、多病共存、病程迁延难愈等多重不利因素。即便如此,我们始终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主动担当,全力以赴投入救治:通过精准的病情评估、恰当的临床干预以及动态优化治疗方案,竭力帮助每一位患者闯过生死关,重获健康新生。


 我们深知,外科治疗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守住安全底线,持续精进技艺,是我们对每一位患者最坚定的承诺。




我们的故事




 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镌刻着一段与生命同行的故事。我们不仅是“执刀祛病的医者”,更是“守护希望的使者”。


● 千里奔赴的信任:为高龄患者留住生活尊严


 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先生在贵州突发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跨越千里慕名选择来我院。科室团队充分评估其高龄特点与生活质量诉求,术前组织多学科会诊,量身制定周密的手术与康复方案,最终成功实施微创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并加固吻合,避免造口。术后恢复良好,患者顺利回归正常生活。这不仅是一场手术的成功,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与守护。



● 百岁老红军:在敬意中延续生命的光辉


 另一位百岁高龄的老红军,因急性肠扭转肠梗阻急症发作,家属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我院。面对极高的手术风险,科室团队迅速启动评估机制,精准研判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快速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平稳康复出院后,家属带着父亲的勋章,向医务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份敬意,既是对生命的珍视,更是对医者担当的认可。


 老红军身姿挺拔地给医护人员敬了一个军礼。


● 减重手术:让年轻生命重启轻盈


 两年前,一位体重高达135公斤的年轻女性走进了我们科室。严重肥胖让她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经过系统评估后,她接受了减重代谢手术。术后两年,现在体重保持在70公斤左右,生活变得轻盈自在,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都明显改善。患者说到:“江门市中心医院让我重启了不一样的人生。”这句简单的感慨背后,是医患携手完成的一次人生重塑。



● 专业护理接力:为康复注入温暖力量

 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因结肠癌行造口术,术后合并糖尿病,导致造口旁伤口长期渗漏、感染,难以愈合。反复疼痛与焦虑令她苦不堪言,也延误了后续的化疗进程。我科护理团队主动介入,认真评估后运用湿性愈合理念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配合个体化营养方案,成功打破困局。伤口逐渐愈合,患者如愿顺利出院,按时接受后续治疗,疗效显著。护理的价值,正是在于这份默默而坚实的支撑。



 从高龄重症到青年患者,从手术台到病房护理,每一个病例背后,都凝聚着我们团队的专业判断、技术实力与人文关怀。我们始终以同一标准精进技术,以同一温度传递关爱。坚信唯有将精准操作与人文关怀相融,才能真正赢得患者信任,守护生命尊严。这便是我们每天都在书写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却始终温暖坚定。




我们的未来




 面向专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正以前瞻性规划,稳步推进技术升级、学科建设与服务体系优化,全面提升专科综合实力。

 在技术革新层面,依托先进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已在部分适应症中开展临床应用,并持续拓展技术适用范围。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其高清放大视野和灵活操作优势,特别适用于复杂解剖区域和保功能手术,有助于提升手术精准度,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同时,科室计划引入荧光导航与分子影像技术,用于术中精准识别肿瘤组织、进行淋巴结示踪、肠管血供评估及关键血管辨识,从而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学科建设维度,科室将持续推进结直肠肿瘤、胃与代谢减重、腹部危重症三大亚专业方向的发展,重点提升晚期肿瘤综合治疗、保留功能外科技术及复杂肠瘘处理能力。同时,深化与五邑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医工结合,探索科研成果在临床的有效转化,构建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

 在服务升级方面,科室将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延伸围术期随访、术后康复指导和营养管理等服务,让医疗服务从“治病”延伸至“全周期健康管理”。同时整合体重管理、肿瘤营养与术后康复等多学科资源,构建围绕患者全病程的健康管理体系,为区域胃肠健康事业贡献更坚实的力量。




往期推荐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① | 专注呼吸健康,领航医疗前沿!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② | 以科技之精微,护生命之绚烂!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③ | 精准治疗,重获新“心”!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④ | 延续爱,让每一位患者健康抱婴!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⑤ | 智探胃肠奥秘,重塑消化健康!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⑥ | 融贯中西守正道,承古开新护民康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⑦丨三十载砥砺深耕,见证生命康复奇迹!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⑧ | 中枢解码彰专业,神经诊疗显匠心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⑨ | 守护重症生命,勇创重生奇迹!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⑩ | 以专业铸就生命防线,以匠心守护呼吸力量!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⑪ | 呵护“肾”命,“肾”生不息!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⑫ | 守护“睛”彩视界,点亮光明人生!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⑬ | 守护母婴安全,呵护生命起点!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⑭ | “泌”切关怀,全心守护!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⑮ | “精”准微创,“神”采飞扬!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⑯ | “内”外平衡,共“泌”健康!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⑰ | 生死竞速!年近百例主动脉手术背后的“零容错”坚守

专科能力报告-医疗篇⑱ | “感”为人先,点亮生命之光



来源:胃肠外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