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专科能力报告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⑰ | 以心护“心”,为生命续航!

时间:2025-07-11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潮涌,医脉绵长。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中心医院历经百年积淀,正昂首挺进第二个新的百年辉煌。2025年底,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极”新格局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推出专题策划《专科能力报告》,全面展示各专科实力和风采,以砥砺全体仁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这一个个专科,是秉持“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院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奋力改革提升的优秀集体。我们以改革不避己短的勇气、奋进敢于自励的信心梳理学科脉络,以全景视角呈现临床、医技、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这不仅是一份能力清单,更是一部镌刻着仁济医者初心与智慧的奋斗史诗。


江门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专科护理团队

我们的专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专科护理小组成立于2018年,汇聚省级心血管专科护士、危重症专科护士、心脏康复专科护士等骨干力量,所有成员均通过严格专业培训与资质认证,系统掌握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操作技能。团队以“专科化、精细化、同质化”为发展理念,构建覆盖全病程的护理服务体系: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紧急救治、介入手术围术期的精准照护,到慢性心力衰竭的全程管理,每个环节均实施标准化流程——入院时多维评估、治疗中精准操作、出院后延续随访,通过全周期个性化管理,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显著减少非计划性再入院率。目前作为南方心血管护理学科联盟副主席单位,持续引领区域专科护理发展。




我们的专长




● 构建胸痛救治“生命线”体系


 依托胸痛中心联盟平台,统筹开展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与技术指导,推动区域内胸痛救治同质化建设。通过优化院前急救-院内诊疗-术后管理的无缝衔接流程,打造全链条快速响应机制,最大限度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为胸痛患者搭建高效救治通道。


● 筑牢心脏介入“安全网”工程


 针对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先心封堵、起搏电生理等各类手术,制定个体化围术期护理方案:从术前风险评估到术中全程监护,术后实施穿刺部位精细化护理、体位舒适性管理、疼痛干预及并发症预警处置,并创新开展起搏器术后康复操、坐式八段锦等中医康复项目,全方位保障手术安全与功能恢复。


● 创新慢性心衰“全周期”管理模式


 推行出院准备服务标准化项目,基于患者个体病情实施药物重整、康复训练指导、出入量与体重管理、营养干预,并建立“互联网+专病管理”四维随访体系(智能提醒、云端问诊、延续护理、数据追踪),通过院内-院外联动机制,实现慢性心衰患者从住院到居家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 打造心脏康复“一体化”照护体系


 建立系统化Ⅰ期心脏康复评估机制,根据患者心功能状态制定包含药物治疗、运动处方、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康复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助力患者改善心功能储备、提升运动耐力,实现心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双重康复。




我们的专家




● 学科带头人:

杨晓冉



 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广东省信息智能化专科护士,曾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心血管护理及心血管介入护理硕士研究生在读。心血管护理专科小组组长,心血管专科护理门诊负责人,带领团队获国家级心电大赛护理专业三等奖,江门市中医药学校心血管护理班讲师。


 学会任职:

 江门市护理学会胸痛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护理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护士协会心血管护理联盟副主席


 学术影响力:

 深耕心血管护理领域18年,擅长心血管患者护理及心血管介入护理,致力于创新护理信息发展,心血管患者住院周期的全面评估、安全管理及出院后延续护理。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课题5项,每年组织举办五邑地区心血管护理论坛,搭建地区学术交流平台。



● 团队结构:


 团队由15名护理人员组成,高级职称3人,专科护士9人,涵盖心血管、重症医学科、心血管介入、急诊护理、胸痛护理等领域。


● 青年骨干培养:


 通过专科知识系统学习、跨学科知识学习、循证护理学习,心血管专科护理案例实践、模拟急救演练、培养教学能力等多方位培训、实践及创新,形成小组合力。培养具备扎实心血管专科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拥有较强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具备一定科研与教学能力的青年骨干,使其能够独立承担心血管专科疑难复杂病例的护理工作,并逐步成长为科室护理团队的核心力量。






我们的坚守




 一、筑牢质控基石,构建标准化心血管护理体系


 心血管专科护理小组秉承“质量为先,安全至上”的服务理念,构建覆盖全流程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以科学化管理筑牢服务根基。

 院级质控层面:定期接受医院护理部专项督导,严格对标国家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实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重症护理流程的标准化管控;

 科室质控层面: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依托临床数据动态优化急性心梗二级预防、慢性心衰管理等方案,持续精进服务流程;

 小组自查层面:借助胸痛中心、心衰中心质控平台及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心梗、心衰、起搏器术后患者随访完成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非计划再入院率等核心指标,形成护理质量的闭环管理体系。

心衰中心

胸痛中心


 二、创新特色服务,守护心血管患者健康全周期


 实施“心脏康复干预计划”:针对冠心病术后、慢性心衰及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开展多维度早期评估,按药物治疗管理、容量负荷调控、运动康复指导、营养支持方案、心理干预策略、居家健康管理六大模块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通过“评估-干预-随访”一体化服务路径,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全程跟踪指导,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


 构建“数字化双轨随访体系”:依托微信群、胸痛中心平台、心衰中心平台等数字化载体,打造“智能复诊提醒+云端问诊咨询”双轨服务模式,构建集按时复诊管理、用药精准指导、症状预警干预、运动处方定制、膳食营养调控、心理疏导支持为一体的六位一体管理体系。通过定期智能推送疾病健康教育内容,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院外-居家”连续照护的无缝衔接。


 “门诊专科特色服务”:

 术后管理:构建“伤口规范化护理-起搏器功能初评-康复指导”一站式服务体系。年均为超200例术后患者提供伤口动态观察与无菌换药、起搏器参数初步评估、个性化康复运动指导等服务,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将伤口感染率严格控制在0.5%以下。

 血脂管理:建立专科化调脂护理体系,通过血脂指标精准监测、用药方案个体化制定、饮食运动协同干预的多维度策略,为高脂血症患者打造“监测-干预-追踪”的闭环管理路径。依托标准化评估流程,实现血脂异常患者从指标控制到生活方式干预的全程化专科照护。

 体外反博护理:体外反搏技术被誉为“躺在床上的马拉松”“无创心脏搭桥”,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适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治疗,对五官及外周血管疾病、睡眠障碍、亚健康状态亦有显著疗效,兼具康复保健与疲劳缓解功能。患者在舒适安全的治疗体验中实现症状改善与疗效提升,充分体现非侵入性治疗的临床优势。



体外反搏





我们的故事




 2024年3月,患者小方(化名)因心脏骤停由外院ICU转入心血管内科一区时,气管切开套管、重症肺部感染与谵妄状态如同三座险峰横亘在前。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我们深知“独木难支”——需要重症医学、呼吸治疗、临床营养及康复团队等多方面协助。从精细化气道管理到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从阶梯式康复训练到系统性心理干预,每个环节都彰显着多学科协作的精准与温度。


 谵妄发作的深夜,小方躁动不安地拍打床栏,护士轻轻握住他颤抖的双手,用稳定而温和的语调引导;肌力下降,康复师量身定制训练方案,从床上踝泵运动到床边站立训练,每个动作都凝结着专业与坚持。我们更关注到,疾病阴影下还有一位默默承受的守护者——小方的妻子因长期陪护已出现焦虑症状。通过安排心理咨询、教授护理技巧,我们帮助她从无助的旁观者转变为治疗的参与者。渐渐地,病房里开始响起夫妻俩的轻声交谈,小方的目光也由最初的涣散重燃希望之火。


 经过医护团队近一个月24小时动态监测与阶段性方案调整,小方这个瘦骨嶙峋、周身管道的卧床患者,渐渐变得面色红润、行走自如。在拔除气管切开套管后,小方哽咽着说出第一声清晰的“谢谢”时,在家属展开那面写着“仁心仁术,重生之恩”的锦旗时,所有的夜以继日都化作了职业价值的注脚。




我们的未来




● 优化胸痛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构建全域覆盖的胸痛急救“高速网络”:强化心梗等高危胸痛的快速识别与预处理能力;与急诊科建立“接力式”急救机制,精准管控患者从发病到血运重建的全流程时间节点;同步搭建院外康复管理体系,实现急危重症救治与全程健康管理的无缝衔接,确保区域内患者均能获得高效均质的诊疗服务。


● 慢性病全程管理方案


 建立心脏疾病术后全程管理模式:将心梗支架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及慢性心衰患者纳入多学科管理团队,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通过健康日历提醒复查用药,提供线上问诊服务,实现从住院到居家的连续性健康管理。


● 线上诊疗服务方案


 依托集成化患者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线上诊疗-延续护理-数据追踪”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报告查询、线上问诊、远程开药及护理咨询等服务,实现慢性病管理“足不出户”的便捷就医体验。


 心血管专科护理小组将紧跟科室以“五大中心一联盟”建设目标步伐,对标省内心血管专科护理前沿标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持续强化专科护理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心血管疾病防治与康复的一体化服务标杆,推动专科护理向智慧化、精准化方向深度发展。





往期推荐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① | 守护尊严,让失禁不再是“难言之隐”!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② | 专业护“伤”,智“造”康复!引领伤口造口护理新方向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③ | 精“静”细作,“脉”向健康!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④ | 构建一体化糖尿病全程规范护理新模式!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⑤ | 承岐黄之术,护百姓安康!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⑥ | “喂”爱赋能,让你的母乳之路不孤单!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⑦ | 专业指导,为腹透患者“减负”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⑧ | 呼吸专科护理门诊专业守护“一呼一吸”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⑨ | 老有所护,守望银龄健康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⑩ | 全力以“复”,重塑人生!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⑪ | 延续专科护理小组,让患者更有“医”靠!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⑫ | 守护新生起点,铸就助产标杆!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⑬ | 以专业和爱心,守护重症生命正能量!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⑭ | 守护心灵之窗,点亮“睛”彩世界!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⑮ | 生命终章的摆渡人!他们用专业和温度守护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⑯ | 聚“经”会神,共筑健康未来!


来源:心血管专科护理团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