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3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潮涌,医脉绵长。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中心医院历经百年积淀,正昂首挺进第二个新的百年辉煌。2025年底,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极”新格局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推出专题策划《专科能力报告》,全面展示各专科实力和风采,以砥砺全体仁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这一个个专科,是秉持“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院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奋力改革提升的优秀集体。我们以改革不避己短的勇气、奋进敢于自励的信心梳理学科脉络,以全景视角呈现临床、医技、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这不仅是一份能力清单,更是一部镌刻着仁济医者初心与智慧的奋斗史诗。
我们的专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专科护理小组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规范江门市及医院神经科护理技术,推动护理技术同质化发展。积极开展床旁盲插鼻肠管技术培训与置管工作,有效降低了神经科危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守护患者安全。2020年,开设了广东省首家地级市神经专科护理门诊,年接诊患者超过1000人次,为脑卒中、癫痫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助力患者康复,降低再住院率及卫生服务成本。此外,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护理”项目,开展线上问诊与居家护理指导,并为出行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推动护理服务向智慧化、便捷化方向发展。
我们的专长
神经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常伴有意识障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无法经口进食,因此需要留置管道提供肠内营养。然而,由于患者常累及吞咽功能,伴有颅内压升高、胃排空延迟,是误吸的高危人群。误吸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根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相关专家共识,高误吸风险患者应优先选择鼻肠管。
2019年,神经专科小组在江门市率先开展床旁徒手盲插胃肠营养管置管技术,至今已完成1000多例置管,误吸发生率从25.6%下降至9.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从9.1%降低至3.4%以下。该技术于2019年通过江门市中心医院医疗新技术评审,2020年荣获广东省护理管理创新“三等奖”,2021年在广东省第三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并成功申报江门市科技局立项,于2022年顺利结题。同年,该技术获广东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完成五期推广,培训江门五邑地区置管护士100余名,团队成员还亲临学员单位协助置管。2023年3月,团队2人获国家卫健委颁发的《肠内营养置管合格证书》,成为江门市首个获此证书的团队。目前,科室正开展电磁导航下置管技术革新,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与腹部平片检查次数。
我们的专家
职务与职称: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主任护师,卫生事业管理与护理领导力专科护士。
学术任职:江门市护理学会神经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神经肿瘤护理专业副主委,广东省护士协会神经急危重症分会副会长,广东省护士协会互联网+延续护理发展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江门市护理学会神经科专业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
专业成就:深耕临床28年,凭借扎实的专科基础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管理经验,成功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护理难题。在“一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合并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中,她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带领团队避免了患者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誉。她还带领团队开展纤支镜吸痰配合、吞咽筛查、锁骨下PICC置管技术、盲插鼻肠管置管技术等多项治疗操作,提升护理质量。2022年建设江门市首个神经科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基地,已培养51名神经科护理专业护士。带领团队创建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获省级奖项10余项,连续4年获医院“十大优质护理服务科室”。
学术影响力:获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肠内营养置管合格证书》;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0项,获科研成果奖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广东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
团队由18名省级以上专科护士组成,涵盖卒中、颅脑神经、营养、神经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卒中康复等专科,结构合理,具备多学科协作能力。
我们的坚守
脑卒中是我国国民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癫痫是神经科第二大常见病。神经专科护理团队致力于降低卒中发病风险、减少再入院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神经专科护理门诊位于医院内科门诊24号诊室,每周二至周四全天、周五上午均有专人坐诊,为脑卒中、癫痫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一)脑卒中全程管理
一级预防:开展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针对有脑卒中家族史、血压≥140/90 mmHg、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BMI≥26等危险因素人群进行干预。
二级预防:为门诊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指导或协助住院治疗。
三级预防:为脑卒中治疗后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及护理指导(用药、饮食、安全、康复等),建立微信交流群,定期推送宣教内容。
(二)癫痫全程管理
为癫痫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及护理指导(用药、饮食、安全等)。
为癫痫手术后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及护理指导(用药、饮食、安全、康复等)。
建立癫痫微信交流群,定期推送癫痫管理相关宣教内容。
我们的故事
重建患儿营养生命线:一名全身多发畸形脑瘫重症肺炎患儿徒手盲插鼻肠管闯关记
在八月盛夏的酷暑中,江门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气氛紧张而充满期待。小新(化名),这位年仅14岁、体重仅有14公斤的福利院孩子,再次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癫痫、脑性瘫痪、褥疮、脊柱侧弯及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等多重疾病入院。他的身体状况令人揪心:胸廓畸形、脊柱侧弯、四肢畸形,肌张力异常增高,吞咽功能几乎丧失,完全依赖鼻饲管进食。而此刻,他亟需更换到期的空肠管以维持生命。
面对小新复杂的病情与异常的解剖结构,传统内镜置管方案显得既昂贵又充满风险。幸运的是,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专科小组近期开展了床旁徒手盲插鼻肠管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为小新带来了新的希望。PICU护长叶鸥迅速决策,邀请神经外科护长胡惠贤前来执行这一高难度任务。
下午三时,置管工作正式开始。胡惠贤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在叶鸥的协助下,开始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挑战。她通过精准的体位调整、巧妙的管道操作,以及对患儿生理特征的精准把握,逐步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当腹部平片显示管道末端已正确进入十二指肠,整个病房爆发出喜悦的欢呼声——置管成功了!
此次徒手盲插空肠管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江门市中心医院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与技术实力,更为小新这样的重症患儿开辟了一条新的营养支持通路。它不仅有效解决了患儿的营养需求问题,降低了并发症风险,还为患儿的康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徒手盲插鼻空肠管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更为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开辟了新的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江门市中心医院的医护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的未来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患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神经科护理专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我们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推动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在技术革新方面,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全面开展超声引导下置管和可视化鼻肠管置管技术,实现100%的置管成功率。同时,将引入AI智能技术,整合患者病史、评估数据和康复预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精准提升康复效果。
往期推荐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① | 守护尊严,让失禁不再是“难言之隐”!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② | 专业护“伤”,智“造”康复!引领伤口造口护理新方向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③ | 精“静”细作,“脉”向健康!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④ | 构建一体化糖尿病全程规范护理新模式!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⑥ | “喂”爱赋能,让你的母乳之路不孤单!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⑦ | 专业指导,为腹透患者“减负”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⑧ | 呼吸专科护理门诊专业守护“一呼一吸”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⑪ | 延续专科护理小组,让患者更有“医”靠!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⑫ | 守护新生起点,铸就助产标杆!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⑬ | 以专业和爱心,守护重症生命正能量!
来源:神经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