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6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潮涌,医脉绵长。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中心医院历经百年积淀,正昂首挺进第二个新的百年辉煌。2025年底,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极”新格局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推出专题策划《专科能力报告》,全面展示各专科实力和风采,以砥砺全体仁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这一个个专科,是秉持“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院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奋力改革提升的优秀集体。我们以改革不避己短的勇气、奋进敢于自励的信心梳理学科脉络,以全景视角呈现临床、医技、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这不仅是一份能力清单,更是一部镌刻着仁济医者初心与智慧的奋斗史诗。
我们的专科
● 发展历程
自2019年成立以来,小组以“专业如盾、细致入微、温暖似阳”为理念,为出院及慢性病患者搭建全程护理桥梁。至2024年,服务量同比增长35%,覆盖多专科领域,形成成熟服务模式。
● 学科成就
科研创新: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
资源下沉:建立区域延续护理网络,联动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
行业认可:团队获广东省护理学会“互联网+护理亮点展示”竞赛优秀奖,推动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成为区域延续护理标杆。
我们的专长
● 分级延续服务体系
一级服务(基础关怀):覆盖全体出院患者,提供出院指导与电话随访,2024年服务超3万人次,回访率100%;
二级服务(云端问诊):线上问诊与15个专科门诊结合,年均解答问题超1144人次,回复率92%,好评率97%;
三级服务(专病管理):聚焦专病管理,三级服务针对糖尿病、心衰、慢阻肺等多种慢性疾病及术后患者,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各专科依据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通过电话随访、线上问诊、专科护理门诊等多种方式,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024年,开展专病随访的临床科室共有37个,专病随访率达90%以上,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四级服务(智能管理):为慢病患者定制的四级服务——健康咨询管理包,集成患者信息管理、健康数据监测、个性化健康指导、在线问诊咨询等功能模块。2024年,四级服务覆盖患者500余人次,患者满意度高达 98%,实现了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 互联网+护理服务
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涵盖管道护理、伤口护理等43项服务。2024年出诊316例,同比增长37.99%,服务范围最远达60公里,满意度100%。
● 专病随访管理
84.9%科室建立完善随访架构,81.82%科室提供个体化护理计划,年均覆盖1500人次,电话随访率90%,显著提升患者康复效果。
我们的专家
黄碧云护士长
深耕护理领域20年,带领团队获省级奖项3项,发表论文5篇,发表SCI一篇,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推动延续护理学科发展。
她不仅担任延续专科护理小组组长与产一区护士长,还肩负着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负责人的重要职责。她曾前往香港玛嘉烈医院、香港仁济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将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引入团队。她荣获香港医管局颁发专科护士文凭课程二等奖学金,在广东省内科个案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她入选江门市科学技术局科普专家库,目前还在攻读国际泌乳顾问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团队管理中,她充分发挥领导才能,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在延续护理服务中取得突出成绩。
● 核心团队
多学科协作:16名成员含8名专科护士,覆盖内外妇儿等领域。
青年骨干培养:通过培训、实践及科研激发创新,形成高效协作模式,面对复杂的护理问题,不同专科的护士能够迅速沟通协作,整合各方资源,为患者制定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学术影响力
科研产出:近3年,团队承担了5项市级课题,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成果有效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表6篇护理核心期刊论文,分享团队在延续护理实践中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同行提供借鉴。
行业辐射: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培训、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团队还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医疗机构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延续护理学科的进步。
我们的坚守
● 质量控制
为确保延续护理服务质量,小组建立了一套严密且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了《江门市中心医院延续服务工作制度》《江门市中心医院延续服务工作流程》《江门市中心医院专病随访管理工作指引》《江门市中心医院延续护理线上问诊服务工作指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明确服务流程、操作标准和质量要求,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在执行过程中,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每月组织对各临床科室延续护理服务的检查,考察护士使用线上问诊及专病随访系统的能力。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同时,建立患者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线上评价等多种渠道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根据患者反馈优化服务流程和内容。
2024年,患者满意度达到98%,服务投诉率低于1%,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小组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卓越成效。
● 安全管理
操作规范:严格执行风险评估与无菌操作,2024年安全事件零发生。
在护理操作安全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上门护理、线上问诊等各项服务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提前制定应对预案。
隐私保护:加密存储患者信息,权限分级管理。采用加密技术存储患者信息,严格控制信息访问权限,确保患者隐私不被泄露。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我们的故事
蓝姨的康复之路
蓝姨被命运接连重击——脑血管意外让她全身瘫痪,2023年3月的新冠病毒更如凶猛的野兽,撕开她多部位4期压力性损伤的创口,腐烂的伤口渗出腥臭液体。面对巨额医疗费用与医院陌生的环境,家人无奈选择居家护理,却在日复一日的护理难题中陷入绝望。
当家属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发出求助时,江门市中心医院伤口护理团队像一束穿透阴霾的光。伤口护理团队立刻研讨病例,并制定出专属护理方案。此后每周两次,无论风雨,护理人员总是准时出现进行换药和居家护理技术指导。
2024年4月,病人再次感染流感,全身多发4期压力性损伤再次出现,情况比之前更加严重,家属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再次找到我院伤口护理团队。伤口护理团队为患者制定更详细的护理计划,每周按家属要求上门换药3次,每次持续3个多小时。
通过持续上门服务,病人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创面较前明显好转,病人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伤口护理团队依然每周上门换药3次,随着创面好转,换药时间由原来3小时减小为1个小时。家属多次致谢,称护理团队为“生命守护者”。
我们的未来
● 学科共建
区域联盟:联合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双向转诊与基层科研合作;
慢性病管理:深化研究基层延续护理模式,提升服务覆盖率。
● 服务优化
线上功能拓展:开发患者端健康管理工具,提升居家护理便捷性;
主动干预机制: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患者需求,提供前置性护理支持。
江门市中心医院延续专科护理小组以专业、温度与创新,架起医院与家庭的护理桥梁。未来将继续探索智能化、区域化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温暖的延续护理。
互联网+上门服务下单流程:
第一步:打开江门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右下角的“其他服务”,再点击“上门护理”
第三步:打开平台首页,选择患者所需要的服务项目进行预约
第四步:准确填写患者的资料及服务时间、病情描述,提交订单
第五步:交费0.01元,由延续服务部工作人员用患者健康卡号开“上门服务费+项目费+耗材费”,患者手机上交费即可。
往期推荐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① | 守护尊严,让失禁不再是“难言之隐”!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② | 专业护“伤”,智“造”康复!引领伤口造口护理新方向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③ | 精“静”细作,“脉”向健康!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④ | 构建一体化糖尿病全程规范护理新模式!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⑥ | “喂”爱赋能,让你的母乳之路不孤单!
☞ 专科能力报告-护理篇⑦ | 专业指导,为腹透患者“减负”
来源:延续专科护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