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专科能力报告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⑦ | 精诚守护生命电波!二十载擦亮电生理专科品牌

时间:2025-05-06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西江潮涌,医脉绵长。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中心医院历经百年积淀,正昂首挺进第二个新的百年辉煌。2025年底,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极”新格局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推出专题策划《专科能力报告》,全面展示各专科实力和风采,以砥砺全体仁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这一个个专科,是秉持“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院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奋力改革提升的优秀集体。我们以改革不避己短的勇气、奋进敢于自励的信心梳理学科脉络,以全景视角呈现临床、医技、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这不仅是一份能力清单,更是一部镌刻着仁济医者初心与智慧的奋斗史诗。


江门市中心医院 

 电生理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电生理科自2004年成立,历经二十年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区域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雄厚的综合性电生理专科。



我们的专科

 【二十年深耕:打造区域电生理诊疗高地】


 科室下设心电生理与神经电生理两大专业组,年服务患者超过20万人次,省内首创专科“心脏起搏器门诊”“晕厥康复管理门诊”,率先开展术中监测等多项区域首例技术。


2010年江门市首例直立倾斜试验


2017年江门市首例29天婴幼儿食道心电图


 作为中国无创心脏电生理广东省培训中心、江门市心电诊断中心等核心单位,科室与临床医技深度融合推动国家级晕厥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癫痫中心和头痛中心等建设,整体技术水平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我们的专长

【技术领航:五大核心专长引领诊疗创新】

 无创心脏电生理技术(国内领先):2008年开展,依托“中国无创心脏电生理广东省培训中心”资质,通过无创心电生理技术精准诊断心律失常,及评价窦房结功能等,以高效、无创和低成本优势惠及患者。

无创心脏电生理设备

 直立倾斜试验(国内领先):2010年江门首例。应用于评价自主神经功能,为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等提供诊断依据,支撑国家级晕厥中心建设,开创“晕厥康复管理门诊”。

直立倾斜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国内领先):2018年区域首家开展,定量评估心肺功能,应用于心肺康复临床实践,医疗干预效果评价等,尤其为运动处方制定、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建设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心肺运动试验

 术中监测(省内先进):2012年心电生理团队开始参与心内电生理术中标测,成为省内首创。同年神经电生理团队参与颅脑外科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通过实时预警保护神经功能,助力高风险手术精准化、安全化。

心内电生理术中标测

颅脑外科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

 脑损伤功能评估(省内先进):2020年神经电生理团队开始参与医院OPO项目的筹建工作,重点在脑损伤评估方面。通过融合脑电图、诱发电位及经颅多普勒技术,动态评估脑功能与血流,优化重症患者治疗策略。

脑损伤功能评估

 【设备矩阵】:

 意大利COSMED Quark PFT ergo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德国Osypka,C2,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


 斯坦德利医疗,倾斜试验监测系统


 丹麦Natus Keypoint 9033A07神经肌电图仪


 丹麦MagPro R30经颅磁刺激仪


 美国Nicolet 32导视频脑电图仪


 科室配备国际、国内领先的专科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电生理诊断与治疗支持。


我们的专家

【精英团队:学科双擎驱动,人才梯队完备】


学科带头人:黄启祥


 电生理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内科学硕士。擅长无创心脏电生理诊查和心内电生理术中标测。主持市科技局立项3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荣获中心医院十佳“先进医生”和“优秀医师”称号。2018-2020年“心动中国•稳心杯”广东省一等奖,2018年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国家/省/市多个专业学会任职,江门市医学会心电学分会主任委员。 


谭凯儒


 电生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临床神经病学硕士。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专科进修。推动颅脑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男科神经电生理技术区域突破,主持市科技局立项3项。担任中心医院脑损伤评估技术小组秘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在省/市专业学会任职。


 团队结构:员工共25人(硕士6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技)师4人、中级职称9人,三级梯队完备。设置亚专科学科带头人,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著名医院专项进修。每周二、周四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和文献分享。心电生理与神经电生理两大专业组双擎驱动,通过项目整合,技术交叉,科研融合等实现专科协同进步和突破。


 学术影响力:近三年,科室参与国家级多中心注册研究项目2项,完成江门市科技局科研立项2项,申报市级先进新技术项目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


 科室在国家、省市多个专业学会任职:在国家级专业协会任职常务委员、委员5人,在省级专业协会任职副主任委员1人,省级专业协会任职常务委员、委员6人,专科发展和技术水平在业内得到肯定。


 科室人员在国家和省市多个心电大赛中获奖:2018-2020年广东省“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三连冠,2018年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25年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心电学论坛第二届“南方杯”全国心电学大赛医师专场冠军。


我们的坚守

【品质保障:特色技术服务惠及民生】


 严格质量控制:落实月度质控例会+季度分析会等质控体系,确保诊断报告质量,严把规范化检查操作与报告质量关。科室连续20年荣获“医疗安全奖”。


 特色服务升级:

 常规心电图:7*24小时全年无假日守护患者生命线。 


 心脏起搏器门诊(省内首创):项目团队取得《中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工程培训》证书和《心脏器械认证专家》国际证书。年服务患者超1300人次,为患者了解起搏器工作状态、个体化优化参数等发挥重要作用。


 晕厥康复管理门诊(省内首创):项目团队取得国家晕厥康复培训班证书,为非心原性晕厥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指导避免诱发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提供闭环晕厥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视频脑电图:项目团队通过中国抗癫痫协会举办的全国脑电图学专业水平考试。开设门诊3/6小时视频脑电图监测,住院部6小时以上视频脑电图监测。精准定位癫痫病灶,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治疗。


 男科电生理:项目团队江门首创,针对男性早泄患者开展阴茎体感诱发电位与阴茎皮肤交感神经反应检查,协助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技术成果被医院评为省级先进并进行项目推广。


 远程电生理:包括远程常规心电图、远程动态心电图和远程神经肌电图等项目,已经覆盖江门五邑地区近20家医疗单位。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联体建设,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我们的故事


【生命奇迹:程控技术击退“致命室速”】  

 经典病例:2023年3月23日9时许,一名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患者因心悸胸闷就诊江门一家基层医疗单位。心电监护显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经当地医院药物治疗等方法仍然不能终止。由于涉及起搏器除颤功能的复杂临床应用,患者于12:10许被紧急转诊至中心医院电生理科。此时患者室速发作已持续超过3个小时,病情危重,随时面临猝死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电生理科立即响应,组织起搏器程控团队对患者进行抢救。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详细检查除颤参数设置。程控仪显示患者正处于慢室速发作状态,由于频发孤立性窦性夺获影响连续计数,起搏器除颤功能未能进入治疗区间。黄启祥主任和黄丹鸿副主任技师当机立断,迅速作出专业判断,随即调整室速治疗区间及鉴别诊断参数。参数调整后,心动过速计数完成室速诊断成立,进入治疗。起搏器先后通过ATP(抗心动过速起搏)及放电治疗成功终止室速,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率稳定在92次/分。患者自觉心悸症状完全消失,整体状态明显改善,抢救取得圆满成功!


黄启祥、黄丹鸿正在为起搏器患者进行程控

 起搏器程控团队运用精湛的专科技术,通过对起搏器参数的精细分析研判、精准调整程控,从而终止了持续3个多小时室速,挽救了患者生命,转危为安。起搏器程控项目,技术含量高,学习周期长,需要医生多年的潜心钻研与实践。此成功救治案例彰显了电生理科的专科“心脏起搏器门诊”作为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安全管理之家”的核心价值。


 “热情服务好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份报告”既是电生理人的口头禅,也是仁心仁术、精益求精严谨科学作风的体现。



我们的未来

【愿景蓝图:科技强科,瞄准国家级标杆】


 信念: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目标:建科20年耕耘为科室发展夯实了良好基础,未来开启新征程,确立创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电生理专科的奋斗目标。科室将以心电生理与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协同融合发展作为双翼驱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推动科室发展迈入新阶段、踏上新赛道。


 科研突破:提升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未来三年,推进2-3项国家级多中心研究,推进新技术新项目,参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争实现博士人才“零突破”,拓展新亚专科领域,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多级学会平台,扩大影响力和引领力。 


 服务扩容:升级电生理网络系统,拓展评估与康复管理、优化起搏器程控、直立倾斜试验和无创电生理的服务区域,延伸神经电生理技术在重症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延伸远程电生理项目的覆盖面与应用范围。


 智慧升级:打造AI赋能的“智能电生理中心”,如智能化的采集数据危险等级分诊、模块分析、质量控制等,推动诊疗全流程智能化,使医疗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准确、更加高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持续书写生命守护的新篇章。


用心服务、用爱温暖,

追求卓越、永不止步。


 相关链接:

1.《仁济科普 探索脑波奥秘:不同脑电图检查在医学中的神奇妙用》
2.《为91岁老人“抚平”心律!无创心脏电生理“神器”刷新江门地区最高年龄使用纪录》


往期推荐

☞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① | 智绘精准影像,护航健康未来!

☞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② | 以精准医学洞察生命之声

☞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③ | 见微知“核”,诊疗一体!

☞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④ | 毫厘之间显匠心,微创介入护安康!

☞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⑤ | 精准检验,为生命导航!

☞ 专科能力报告-医技篇⑥ | 为“病”寻“理”,锻造疾病诊断“金标准”




撰稿:电生理科 方红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