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神经内科】2018年广东省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会议报道

时间:2018-12-04    来源:神内一区    编辑:中心医院

2018年11月30日下午,由江门市中心医院主办,新会区人民医院协办的2018年广东省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术基层培训班首站在新会区人民医院多功能会议厅成功举行。来自新会区人民医院,新会区中医院,新会区会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新会城区及周边多家医疗单位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科室近200名医护人员参加本次培训班。

 

培训班由新会区人民医院科教科谭朝辉科长主持。新会区人民医院黄锦联院长出席培训班并致辞,表示热烈欢迎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莅临推广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技术,传授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的宝贵经验,将对新会区人民医院的卒中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负责人,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钟建新主任在培训班上简要介绍本推广项目的背景和意义,指出本项目致力于对具备基本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推广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术,让基层医院可独立开展静脉溶栓术,协助建立畅通的卒中绿色通道,提高急性脑梗塞急诊救治能力。

 

    培训班讲师黄达泉博士发表题为《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分享与静脉溶栓技术要点》的专题演讲,详细阐述急性脑梗塞急救原理和措施以及分享了江门市中心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经验,从“静脉溶栓患者的合理选择,溶栓治疗的临床标准化操作,并发症的处理及风险管理,溶栓治疗后管理”四个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静脉溶栓的技术要点。随后由李冰华副主任医师讲授专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桥接转运和治疗策略》,结合最新国内外指南,就急性脑梗塞大动脉闭塞的筛查与识别,桥接转运策略和院内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等方面做出精彩的讲解。培训班讲师刘根医师分享2例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病例,让在场学员更为直观地在具体案例中认识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流程以及动脉取栓过程。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黎冠东主任医师作培训班总结。在讨论环节,在场的各位同道踊跃提问,互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参会者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会场掠影

新会区人民医院黄锦联院长致欢迎辞

 

推广项目负责人钟建新主任做项目介绍

 

 

培训班讲师黄达泉博士授课

 

李冰华副主任医师授课

 

刘根医师授课

 

现场互动

 

培训班讲师团与参会领导合影

 

培训班现场

 

附:项目背景

卒中已成我国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及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疾病。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静脉溶栓术和急诊介入取栓术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时间窗内使用溶栓药物,可让堵塞的脑血管重新开通,可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范围,减轻神经功能残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率,降低医疗经济负担,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价值。因此,充分认识卒中的严重性,开展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和桥接介入治疗的相关培训学习,提高基层卒中急救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患者溶栓治疗率和血管再通率,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江门市中心医院近年来通过构建高效畅通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溶栓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DNT时间显著缩短,急诊介入取栓例数和成功率显著增加,已构建较为完备高效卒中急救体系,卒中急救能力大大提升。今年神经内科共有2项适宜技术项目《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术的推广应用》,《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静脉溶栓,附4G网络指导远程卒中桥接的转运》成功入选2018年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库,并获省卫生计生委的资金资助。本推广项目培训班致力于对具备基本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推广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术,让基层医院可独立开展静脉溶栓术,缩短到院至用药时间,提高急性脑梗塞急诊救治能力。

  

(文章来源: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区 黄达泉 原创 欢迎分享或转载并注明出处)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