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护理领域

岁月在变,坚守不变!

时间:2022-05-12    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

一袭白衣,
忙碌的身影在医院里穿梭,
他们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患者点亮希望之灯。
他们怀着崇高的信念,
将无数个日日夜夜无私奉献给患者。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他们把简单和平凡演绎成无数个精彩。

护士,
是最平凡的“守护者”,
却撑起了临床“半边天”。
目前,
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有1671名护士,
守护着市民的健康。

    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专属于白衣天使的节日里,记者采访了江门市中心医院“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五个年龄段的白衣天使,看她们如何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诠释救死扶伤的初心,听她们讲述有关“坚守”的故事。


“60后”经验丰富

四肢关节骨科护士殷文珍:

三十五载坚守一线

只为守护患者健康



名 片
    54岁,从事护理工作35年,四肢关节骨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党龄24年。2003年曾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中,特记广东省及江门市二等功。

宣 言

    诚心待人,认真做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初 心
    殷文珍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她小时候经常看到很多患者前来找父亲看病。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殷文珍也选择了当医护人员。

    如今,殷文珍在护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5个春秋,仍扎根于临床一线。她勤学苦练,恪尽职守,勇挑重担,以高超的技艺疗愈伤口,用爱心、耐心、精心、细心、责任心诠释新时期“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坚 守

    从1987年参加工作到2016年,在这29年间,殷文珍一直从事烧伤病人的护理工作。由于烧伤患者的特点,遇到突发事故,一大批患者会被集中送到医院,医务人员每次救治都是分秒必争。


    殷文珍还记得2000年6月30日烟花厂爆炸事件,她坚守在病房九天九夜,一直守护着病人。


    面对烧伤病人皮肤溃烂、流脓和恶臭,殷文珍也曾不适应,一开始闻到恶臭味总是会呕吐。后来,护理的病人多了,才逐渐克服,这也让她对优质护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殷文珍看来,打针、发药、输液这些只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于患者的关怀。”殷文珍说。


    70多岁的陈阿姨,人生经历了26次大手术,其中9次手术都在殷文珍所在科室进行。由于疾病的痛苦,陈阿姨在住院期间一直在哭泣。殷文珍除了对陈阿姨做好疾病上的护理外,还一直鼓励陈阿姨积极面对生活。去年国庆节,陈阿姨与朋友外出旅游时特意致电殷文珍,向她及科室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这件事让殷文珍感触很深,她说:“在这个病例中,我深切感受到‘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的真谛。”


    作为护士长,殷文珍还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工作。在查房时,殷文珍会留心年轻护士的操作细节,并做好指导。殷文珍说,在医疗护理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护士一定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正是坚持学习,才能使殷文珍在专业护理上不断成长,成为护理专家。


    谈及35年坚守在护理行业,殷文珍的想法很朴实,她说:“护士能帮助到别人,守护患者的健康,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70后”勇于担当

急诊科护士刘惠萍:

守护生命的“老黄牛”



名 片

    48岁,从事护理工作30年,急诊科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党龄10年。曾获“江门市中心医院优秀党员”。


宣 言

    感恩,敬业,以平凡凝聚真情,用真心温暖患者。


初 心

    在刘惠萍看来,护士这个职业很平凡,但能救治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所以很有意义。这是她选择当护士的初心。


    1992年,刘惠萍成了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一名护士,至今已坚守临床一线30年。30年的急诊科工作练就了她扎实的急诊专业技能、极强的应对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成为急诊科护理的骨干力量。


坚 守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现场急救的病人在哪里,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接诊什么样的急症病人……这,就是急诊科。急诊科护士是冲锋上阵的勇士,他们的脚步永远那么匆忙,与时间赛跑,与生死较量,为生命接力。

    30年来,刘惠萍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抢救,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夜晚的一次抢救。当天,狂风暴雨,晚上8点多,急诊科电话骤然响起:“新会大鳌镇一位老伯突发心肌梗死,需要急救。”那时,新会大鳌还是一座孤岛,需要乘船到岛上。那晚水位高,且水流急,船只被汹涌的水流激得左摇右摆,十分危险。幸运的是,在他们的帮忙下,老伯得到及时救治,生命转危为安。刘惠萍说,能帮助到病人就觉得很幸福,这是护士的价值和职责。

    从事护理行业30年,刘惠萍见证了护理行业的发展。她说:“如今对护士的要求更高,对优质护理的要求更高。护士除了做好日常护理外,还要做好人文关怀。”急诊科病人往往病情急,病人和家属的心情也很急,护士要做好病情的解释工作。刘惠萍曾护理过一位老年患者,由于他的血管较细,年轻护士很难找准打针的地方。凭着丰富经验,刘惠萍一下就成功为他打针。同时,她还耐心解释病情。后来,老伯每次来急诊科治疗都要刘惠萍帮他打针。

    在抗疫的战场上,作为资深急诊科护士,刘惠萍勇于担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报名参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工作。

    和许多护理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护士一样,刘惠萍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只是工作中的平凡守护。刘惠萍笑称自己是急诊科的“老黄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守护每一个患者的生命。


“80后”沉稳可靠

心血管内科护士罗静娟:

向“专家型护士”迈进



名 片

    33岁,从事护理工作10年,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主管护师,中共党员,党龄10年。2021年荣获“江门市优秀护士”。


宣 言

    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初 心
    “选择护士这个职业是一场美丽的意外。”罗静娟高考填报志愿时首选会计等专业,可没想到被调剂到护理专业。

    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她用心去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10年的护理工作经验,让她练就了一身“硬手艺”“好本领”。“我热爱护理,我希望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让患者远离疾病,远离痛苦。”罗静娟说。

坚 守
    心血管内科的疾病以“急”“险”著称,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护士反应更快、观察更敏锐,专业化抢救手段更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健康理念的转变,在特定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护士”——专科护士脱颖而出,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罗静娟参加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并顺利拿到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的毕业证,成为科室第一位专科护士。罗静娟表示,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后,她深入全面系统学习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护理知识,对护士这个职业的认同感更高了。“护士并非只是打针发药,护士的发展空间其实是非常大的。”罗静娟说。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专科护士,每月,罗静娟都会出一次专家门诊,为心血管内科病人进行慢病管理的指导和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伤口检查。此外,她还承担院内教学任务及院外专家授课任务;承担院内专科护理会诊工作;承担护士带教工作;学习新指南新技术,制定专科指引及开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改进项目;承担专科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及个案护理等任务……可以看到,她正在向“专家型护士”迈进。

    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罗静娟已成为科室护理团队沉稳可靠的中坚力量,目前正协助科室筹建心脏康复中心,为更多心血管内科康复病人提供更多规范性康复的指导。

    “护理要跟上临床的步伐。”罗静娟说,希望在专科护理的平台上,开展更高层次的护理,实现人生价值。


“90后”冲劲十足

重症医学科护士胡洁珊:

参与科研降低压疮发生率



名 片

    30岁,从事护理工作8年,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研究护士,入党积极分子。曾获2021年江门市中心医院第二届个案比赛三等奖。


宣 言

    青春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


初 心
    胡洁珊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看病的曲折经历让她从小在心中埋下了从医的种子,她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可以治病救人。虽然最终学习了护理专业,但护士和医生一样,“救死扶伤”的精神是不曾改变的。

    2014年大学毕业后,胡洁珊成为江门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在工作中,她逐渐找到护理的价值和乐趣,对这份职业越来越热爱。

坚 守
    很多人把ICU看成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是生死之门,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和病魔的残忍。输液、吸痰、换药、翻身、安抚病人……每天一上班,胡洁珊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和其他护理人员每天奔跑在“生死一线”,在各病床间来回小跑,像上紧发条的钟表一样不停忙碌。

    胡洁珊告诉记者,ICU病人都是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迅速的患者,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严格监控每个患者,“我们上班时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

    除了临床护理工作外,胡洁珊还有多重身份,研究护士、循证护理师、科室压疮伤口造口专科小组的通讯员和数据管理员。

    2019年,胡洁珊通过全院竞岗,获得研究护士的学习机会,后到南方医科大学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研究护士的证书,成为该院第二个研究护士,后来,她还通过培训成为“广东省循证护理师”。在胡洁珊看来,做护士,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作为研究护士,目前胡洁珊的研究重点在压疮伤口造口。

    在ICU,由于危重病人长期卧床,容易造成压疮。胡洁珊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还注意收集病人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持续做好护理流程改进、引进静态床等先进设备,加强护理人员对压疮伤口造口护理的培训。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临床护理的疑难问题,也提升了护理专业学术水平。目前ICU的患者压疮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加速伤口修复与愈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冲劲十足”是胡洁珊身上的显著标签。“工作了8年,我对护士这个职业热情不减,反而升华了。我将继续努力,更好地实现专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用高水准服务让患者满意。”胡洁珊说。


“00后”青春活力

产科护士黄素娟:

“现在我越干越开心”



名 片

    21岁,从事护理工作1年多,产前区护士。


宣 言

    提灯女神手里的灯,我们要接过来继续走下去。


初 心
    谈及选择当护士的原因,这“00后”护士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其实我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当护士能帮助人,这个职业很崇高,就选择了当护士。”

    2020年7月,黄素娟大学毕业后就成为江门市中心医院一名护士。护理工作繁琐且辛苦,黄素娟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逐渐上手。每一次听到病患的感谢,都让她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现在我越干越开心!”


坚 守
    产科工作富有挑战性,因为同时面对孕产妇和新生儿两个生命,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做到手勤、脚勤、眼勤,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听胎心、检查宫口、教孕妇运用拉玛泽呼吸法缓解宫缩疼痛……对于产科护理工作,这位初入职场的小姑娘了然于心。科室前辈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让她得以快速成长。

    最让黄素娟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有个25岁的孕妇,入院前已不规则宫缩疼痛2天,然而宫口只开了一指。入院后,孕妇因宫缩疼痛而一直哭,也不愿下床活动。黄素娟作为责任护士,一直在身边鼓励她,后来孕妇在宫缩不强烈时下床走动1小时,使产程加快。对此,孕妇和家人对她非常感谢,宝宝出生后还特意向她报喜。“听到孕妇的感谢,看到宝宝平安出生,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黄素娟说。

    除了做好临床工作外,黄素娟还积极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虽然工龄只有一年多,但在支援核酸检测时,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我年龄虽小,但想在抗疫路上跑出自己的‘加速度’,为抗疫出一份力。”黄素娟说。

    今年以来,黄素娟多次参加疫情防控任务,早出晚归的她从未喊累,抗疫的磨砺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正值青春,就该是我们发光发热的时候,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帮助更多人。”黄素娟说。




来源:江门日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