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学习动态

【医心向党】风鹏万里领头雁 勤勉担当孺子牛——记我院党委书记左万里

时间:2021-07-07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人物简介


左万里,现任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江门市中西医结合肺病研究所所长,江门市首席医学专家、江门市名医。1986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一直深耕呼吸内科领域。从基层的医院医师做起,到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再到综合型医院院长。30多年,未曾离开过临床一线,一步一脚印,步步扎实。在江门地区组建了首个呼吸重症治疗室,成功救治罕见大量误吸水泥导致重度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患者。率先开展气道支架置入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等1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两次重大疫情,均担任救治专家组组长,为江门市抗击重大疫情做出应有作用。


白衣斗士 无悔坚守


1986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后,左万里就潜心于呼吸内科工作。从最基层医院的医师,到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靠的是不懈的努力和坚守,不管身处什么岗位,他从不敢忘白衣斗士的使命和治病救人的职责。


对于每一位医者而言,病人的依赖与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医35年,左万里始终保有一颗医者仁心,坚持“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我们手里握着患者的生命,担负着他们一家人的希望与幸福。因此,我必须以认真的态度、精湛的技术,竭尽全力挽救他们的生命。”这是左万里强调过很多次的话。他既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他对患者一视同仁,悉心照料,没有半点马虎。


“江门钟南山”这一称号,是市民对左万里的高度褒奖,是对他在抗击“非典”工作中的一种肯定。时光回溯至非典肆虐的2003年初,左万里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衣,穿梭于病房之间,任由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年前驰骋在非典战场,他战功赫赫,获得“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死亡”,患者“无并发症”的佳绩,并成功救治一名重症非典并晚期妊娠患者。


那时候就像打仗一样,轻伤不下火线,非典不除我不休。”这是2015年南方网采访时,左万里坚毅地说,语气中、眼神里依然透着高昂的斗志和豪气。


△非典时期

为何如此?左万里淡淡地说,因为他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位领导,更重要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有危难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左万里回忆道。那个时候,救人如救火,他主动挑起了大梁,积极奔走在前线,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医学才华,更是起到了带头作用,使得很多共产党员带头报名抗击“非典”。


靠前指挥 勇于担当


2020年春,面对突然其来的原因不明的病毒性肺炎,人心惶惶;江门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任命17年前亲历非典一疫的左万里同志,担任江门市新冠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

△陈立民 摄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他,疫情期间主动靠前指挥,一直奋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为市专家组组长,他为市防疫工作建言献策,他做好院内疫情防治工作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全市一盘棋,积极配合和承担市里布置的抗疫任务,尽最大努力协助兄弟医院的防疫工作;为了减少复阳病人来回辗转医院,他排除众议,主动承担责任,让患者留下安心治疗。他参与和指导全市医疗救治、组织全市会诊25次,为各市区疑难病例排查和重症患者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面对可疑病人进行新冠肺炎排查,并非容易的事情。棠下医院转来6个发热病人,他防控意识很强,指示上报疾控中心,并马上组织安排收治患者,把聚集发热病人集中在一个病区,疏散分流其他病人到其他病区。当天晚上医院动员医、护、后勤等力量,以团队作战的方式马上建立起救治小组。全市专家组集中讨论,一直到晚上11点。他既要部署整个策略,又要观察分析每一张片、每一个具体病人,最后由他总结拍板,不支持新冠诊断。其实行业内专业的人员都清楚,出去的病人一旦确诊,谁都不能担负起这个责任。

△陈立民 摄


抗疫的每一步,他都有着自己的脚印,包括改造发热预检分诊处和收治病房、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救治、对复阳患者的隔离观察和治疗、境外人员临时交接点等,从战略部署、组织实施、复工复产、后勤保障等都尽了自己应有的责任,记录了他人生的另一特殊轨迹。


“不管病人贫富贵贱、陌生还是熟悉,我们都要做到细心聆听,热情对待”,“病人可以选择医生,但医生不能选择病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左万里认为,作为医护工作者,心中一定要有病人,一定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一定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当他只是作为一名医生的时候,他这样要求自己;当他成长为医院领导的时候,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这样要求下属。“不为别的,就因为你穿了这身衣服,你就得担起这份责任。”左万里说。


学无止境  精益求精


作为呼吸内科(肺病科)专业主任医师及学术带头人,左万里擅长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也因此承担了医院内、外大部分的疑难危重病的会诊和抢救工作。


左万里不仅在特殊抗“疫”中表现出色,更在平日里面对各种各样挑战。20多年前,有一个水泥厂的工人掉到了水泥堆里,呼吸道里吸进了大量水泥,奄奄一息,当地医院给他“判了死刑”,但厂方和他的家属不愿放弃,于是请到了左万里前去会诊。“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百地努力救治。”尽管左万里心里清楚,这起病例救治难度极大,自己也是第一次处理,就连广州的专家也没遇到过,但他仍然决心“搏一把”。最终,他跟外科医生采取了一个不常规的气管切开手术:用手术钳把水泥块一块一块夹出来,加上大容量的肺灌洗及细心的后续处理,使病人脱离危险。“我们面对的是一条生命,你必须对他负责。”在左万里看来,在疑难险重的病例面前,作为医务工作者,如果不敢担当,不仅病人生命不保,技术也难以突破。

前几年,医院遇到了一件棘手的病例:一位银行职员需要动手术,但由于他曾经做过心脏手术,长期服用抗血凝药物,所以一旦开刀,很可能就会血流不止。于是,该院马上向广州市的大医院求援,但因为正逢双休和节日放假,那边没有足够的人手援助。“还是我们自己干吧。”左万里马上召集了一大批专家医生,共同制定了治疗方案。其间,有人担忧手术风险,他当即表态:“手术你们来做,责任我承担!”最终,手术大获成功。这起案例,看似偶然实为必然,因为左万里有他的“杀手锏”,“敢担当”的前提是统筹风险,规避风险,不能盲目、不顾后果,“敢担当”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行为。


左万里在江门五邑地区率先组建了呼吸重症治疗室,开展呼吸机治疗危重患者的新技术,率先开展了气道支架置入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经支气管镜介入的纵膈淋巴结活检术、肺活检术等10余项疾病的诊治,填补了江门五邑地区空白,达省内先进水平;成功抢救重症水泥肺患者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救治重症非典并晚期妊娠患者成功剖腹产下一健康婴儿,成为医学史上两个罕见的医学案例,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2009年组建了江门市呼吸病研究所并担任所长,2017年组建了江门市中西医结合肺病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江门五邑地区率先开展多项新项目、新技术,使很多为重病人得到有效救治,造福了五邑人民。



作为医生,
左万里始终坚持着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初心使命;
始终保持对病人高度的责任感,
想病人所想,解病患之困。

先后获中组部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还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个人”、广东省第一届“广东医师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江门市“职业道德之星”“侨乡建设突击手”“江门市十佳青年”等光荣称号。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科技项目多项,省中医药局,市科技局科技项目多项。




来源:党委办公室、统战宣传科综合整理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