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之家
党史党课

【仁济学习·党史周读】党史百年·11月25日——12月1日

时间:2021-12-0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扫码听有声书)




11月25日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红四军前委名义写报告给中央,进一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得出中国红色政权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结论。这篇报告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起,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在于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这个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它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关于割据地区的战略问题,报告根据中国特殊情况提出新的战略: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我们的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在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我们的战略必须是逐渐地推进的。湘赣边界割据的具体策略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报告对湘赣边界的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和党的组织问题分别进行了具体论述,阐明了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涉及到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许多基本问题,如土地革命中如何争取中间阶级的问题,政权建设中如何推行民主制度的问题,建党问题上如何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问题。报告特别强调: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这篇报告以《井冈山的斗争》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历史瞬间


    1943年11月,朱德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讲话。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1月26日



    1935年11月26日,直罗镇战役后,毛泽东致信国民党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提出三点约定:(一)东北军不打红军,红军亦不打东北军。(二)贵军或任何其他东北军部队,凡愿抗日反蒋者,不论过去打过红军与否,红军愿与订立条约,一同打日本打蒋介石。(三)红军优待东北军官兵,不但一律不杀,且分别任职或资遣回队;负伤官兵,均照红军伤员一体医治。还表示愿互派代表,商洽一切。

历史瞬间

    1934年11月26日,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省军区在大庸(今张家界)成立(后迁至湖南永顺塔卧丁家院),任弼时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图为湖南永顺塔卧丁家院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省军区旧址。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1月27日



    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致信表兄文运昌。信中说:家境艰难,此非一家一人情况,全国大多数人皆然,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但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帮助你们,大概你们也是已经了解了的。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大举进攻,我们的工作是很紧张的,但我们都很快乐健康。并告他们,八路军的胜利就是他们大家的胜利,用以安慰大家的困苦与艰难。

历史瞬间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首府重庆。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1月28日



    1935年1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联名发布《抗日救国宣言》。《宣言》提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任何武装队伍,任何社会团体,任何个人类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我们不但愿意同他们订立抗日反蒋的作战协定,而且愿意更进一步地同他们组织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宣言》并提出这个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应有的十大纲领,主要包括: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财产作抗日的经费;没收一切卖国贼及汉奸的财产救济灾民及难民;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发展工商业;发薪发饷,改良工人、士兵及教职员的生活;发展教育,救济失学的学生;实现民主权利,释放所有的政治犯;发展生产技术,救济失业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抗日的民族运动表示同情、赞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此前,十一月中旬,张浩(林育英)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到达瓦窑堡,带来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这篇宣言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历史瞬间


    1943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上作《组织起来》的讲话。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1月29日



    1949年11月29日,毛泽东主持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并讲话。讲话首次提出关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体设想: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过三关以后就好办了。第一关战争,第二关土改,到社会主义这是第三关,就好过了。在一九五一年二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把上述设想概括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并被会议确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想。


历史瞬间


    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电报的手稿。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同发起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52万余人。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1月30日



    1935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上作题为《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直罗镇战役胜利的原因,指出:两个军团的会合与团结(这是基本的),战略与战役枢纽的抓住,战斗准备的充足,群众与我们一致。这四个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胜利与敌人的失败。这次胜利的战斗告诉我们,对于以后作战亦必须争取这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报告阐明了直罗镇战役胜利的影响和意义,指出:要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领导全国反日反蒋反一切卖国贼的革命战争的根据地,这次胜利算是举行了奠基礼。报告还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世界时局的突变性与急转性,全世界革命与战争的新时期是摆在我们面前了;中国时局的突变性与急转性,新的大革命的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了;在西北第三次“围剿”被彻底粉碎,我们是有良好阵地有广大群众基础地向前发展着。报告提出红一方面军目前新的任务,指出:从现时起用极大努力争取与积蓄更加充足的力量,迎接敌人新的大举进攻而彻底粉碎之,开辟我们的苏区到晋、陕、甘、绥、宁五个省份去。消灭敌人,扩大红军,坚强红军,赤化地方与破坏敌军,是今后时期内红一方面军的五项具体的严重的任务与工作,而以扩大红军为此时期中心的一环。这篇报告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历史瞬间


    1935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上作题为《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1日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第四期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一种倾向是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另一种倾向是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对农民的政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为中国共产党后来深入认识并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历史瞬间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图为《革命》第四期首次刊载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来源:共产党员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