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学习·党史周读】党史百年·10月7日——10月13日
时间:2021-10-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

(扫码听有声书)
1949年10月7日,刘少奇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党组举行的党员大会上讲话,阐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意义。讲话指出:中国今天无产阶级很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非无产阶级,全国人口四万万五千多万,而共产党员只是三百万;工业不发达,生产量不大。这些条件决定了党必须实行统一战线的政策。 1984年10月7日,邓小平出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奠基仪式,并为奠基石培土。

(扫码查看详情)
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离开重庆前在张治中举行的欢送宴会上发表演说。演说指出:这次商谈,全国的人民、全世界的友人与各同盟国的政府都很关心,因为商谈不是仅仅关系两党,而是与全国人民的利害有关的问题。商谈的情况如张先生所说,是可以乐观的。在东、西法西斯打倒以后,世界是光明的世界,中国是光明的中国。近三十年间,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第二次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不同,在这次战争中,世界与中国都有了迅速的进步。现在的商谈的目的,是要实现和平建国。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错的。商谈是在友好空气中进行,没有得到协议的问题,相约继续由商量来解决,而不用其他的方法解决。和平、民主、团结,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这个方针,符合于全国人民的要求,也符合全世界人士与同盟国政府的要求。和平与合作应该是长期的。不能否认,困难是有的,不指出这一点是不好的。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图为彭德怀在朝鲜前线。

(扫码查看详情)
1985年10月9日,邓小平会见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时阐述了对战争问题的看法。他指出:过去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战争不可避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看来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不能够掉以轻心,但是和平的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可喜的发展,这对于两个超级大国发动战争都有一种制约的作用,使得它们不敢轻易地发动战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比过去乐观一点。所以,我们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减少一百万军队,都是从这个考虑出发作出的决定。有这样的判断,才能使我们用全力来发展经济。
(扫码查看详情)
1937年10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信中指出: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封信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图为瑞金。

(扫码查看详情)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于本日返回延安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报告重庆谈判经过。他指出:重庆会谈纪要中,国民大会与解放区问题未解决,对我们重要的是和平与解放区问题。蒋介石不给解放区几个省主席,省以下可以给。我们乃提出维持现状,将来解决。赫尔利回美国前,要我们交出解放区,说要末承认蒋介石的要求,要末破裂。我说不承认也不破裂,问题复杂,还要讨论。在这次谈判中,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而他们不能这样讲。这些话大后方听得进去,要和之心厉害得很。但国民党给不出和平,国民党的方针不能坚决明确。我们是路线清楚而调子很低。社会舆论造成了非发会谈公报不可。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第二,有成议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中国人民的。解放区问题,还要经过斗争。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受到延安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扫码查看详情)
1945年10月12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各地的指示。指示指出:双十节国共协定今日公布。和平基本方针虽已奠定,但暂时许多局部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仍不可避免,除粤、鄂、豫、浙及苏南等地顽军正在向我进攻外,沿平汉、津浦、同蒲、正太等路顽军正在向我大举进攻,争夺北宁、胶济、平绥三路的战斗亦将到来,我方必须提起充分注意,战胜这些进攻,绝对不可以松懈。解放区问题未能在此次谈判中解决,还须经过严重斗争。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全部和平建国的局面即不能出现。解放区军队一枪一弹均必须保持,这是确定不移的原则。目前尚谈不到编整部队问题,即将来实行编整时,我方亦自有办法达到一枪一弹均须保存之目的。过去中央指示各地扩大军队整编主力计划,继续执行不变。东北问题未在此次谈判中提出,我党一切既定计划照样执行。 1951年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

(扫码查看详情)
1937年10月13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秦邦宪、叶剑英。电报指出:太原即使失守,亦无关大局,因大同、太原线两侧均有我军向该线袭击,敌在我四面包围中,华北大局之枢纽,现乃在恒山山脉及正太路。该地区如失,则华北战局立即转为局部战,敌已达到控制全华北枢纽之目的,我们红军全处被动地位,河南亦立受威胁。为确保太行山脉、正太铁路于我手中,准备向大同、张家口、北平线作战略反攻,支持华北持久战,用以消耗敌人,保卫中原各省之目的,电报提出八项具体的作战意见。
1972年10月13日,湘黔铁路全线通车,从而使西南地区多了一条通道,大大缩短了西南地区与湖南省以至华东地区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