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之家
党史党课

【仁济学习·党史周读】党史百年·12月16日——12月24日

时间:2021-12-2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扫码听有声书)


12月16日


1943年12月16日,毛泽东和彭德怀致电邓小平。电报分析目前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时局的影响,指出:太平洋战争两年,中日战争六年余,日本实力仍相当强大,且据太平洋之险,英、美反攻非易事。反之,国民党机构腐化,特务横行,在长期战略相持阶段中,力量未见增长,反而减弱。开罗会议打击了日本诱降(但未最后放弃),堵塞了蒋介石寻求妥协之门,给与澎湖、台湾、满洲支票,可能招致日寇正面进攻之祸。德黑兰会议肯定开辟欧陆第二战场,与蒋希望快在太平洋反攻相违背。故蒋此次由开罗飞返重庆,不及前次废约之大吹大擂、兴高采烈了。时局于抗日、革命是极为有利的,但困难仍在增加(如开罗会议可能促使日本财阀间、军阀间各派别之矛盾减少,而较前更妥协团结,坚持持久战争等),特别处于敌后之华北须有充分准备,再坚持三五年,防止在德黑兰、开罗会议及苏联不断胜利下,引起轻敌,放松长期准备。 

历史瞬间


1956年12月,陈云在中华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17日


1957年12月17日,朱德为《中国妇女》杂志撰写《勤俭持家》一文。文章指出:要想把我国建成一个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依靠全中国六亿人民的一致努力,切实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方针。勤俭持家包括勤和俭两个方面。勤就是要多方面增产;俭就是要多方面节约。只要我们全国六亿人民和一亿多个家庭都觉悟和团结起来,勤俭建国、勤俭持家,那么,我们建设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仍然是比较落后和比较贫穷的中国,一定能变为先进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中国。这篇文章收入《朱德选集》。 

历史瞬间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图为会议旧址。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18日


193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电报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五项条件:(一)召集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决定对日抗战,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二)将讨伐张、杨与进攻红军的中央军,全部增援晋绥抗日前线,承认红军、东北军及十七路军的抗日要求;(三)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四)开放人民抗日救国运动,实行言论、集会、结社的民主权利,释放一切政治犯及上海爱国领袖;(五)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这个电报,改变了十五日红军将领联名发表的通电中提出的对蒋介石的处理意见,指出:如贵党能实现上项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自由当亦不成问题。中共中央的态度和主张,得到各界爱国人士和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赞同。 


历史瞬间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通过决议,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图为会议旧址。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19日


1989年12月19日,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篇讲话以《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为题,收入江泽民《论科学技术》。

历史瞬间



1936年12月19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通电》。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20日


1926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长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联合举行的欢迎他到湖南考察的大会,并发表题为《工农商学联合的问题》的演说。演说指出: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革命,但有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一切都要靠农民问题的解决。现在在国民革命中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减少租额,减少利息,增加雇农工资的时候;还不是打倒地主的时候,我们要让它一步。会后,毛泽东到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考察农民运动。 

历史瞬间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澳门的主权。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21日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文章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文章以《纪念白求恩》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历史瞬间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向新保安守敌发起攻击。这是解放军战士登上新保安城头。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22日


1950年12月22日,毛泽东审阅修改周恩来《关于联大非法通过“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决议的声明》上加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美国侵略军必须退出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这几点不但是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合理要求,也是全世界一切进步舆论的迫切愿望。朝鲜问题和亚洲重要问题的和平解决,离开这几点是不可能的。 

历史瞬间


1954年12月,贯通”世界屋脊”的康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正式通车。图为行驶在康藏公路上的车队。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23日


1939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反磨擦问题。毛泽东发言指出:现在国民党抓住我们不愿破裂统一战线这一点,准备搞大磨擦,但也不能认为便会是公开的“剿共”战争,国民党怕公开。我们对付的方针是反磨擦,但方法要灵活。要利用阎锡山实际上已反共,表面上还没公开反共的矛盾,在拥阎之下反阎。国民党自五届六中全会以后以军事反共为主了,与过去以政治反共为主不同。现在,我们要提倡坚持性顽强性。我们对陕甘宁边区须采取坚决争取的方针,一尺一寸也不放松。有磨擦也可以教育我们,实际上使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张闻天指出:总之在政治上要做到有理,在军事上要取得胜利。当我没有准备好,不妨稍为退让一点。 

历史瞬间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图为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12月24日


1960年12月24日,毛泽东在会见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文化代表团时,强调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他谈到: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总之,在文化方面,各国人民应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对人类有所贡献。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历史瞬间


1948年12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张家口。


(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