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6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胡芝芸,护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7月入职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至今于神经外科工作7年。


当我提起笔,试图记录下这七年护理生涯的点点滴滴时,内心犹如翻涌的潮水,感慨与感动交织。自2018年入职至今,生活的剧本远超我的想象,充满了跌宕起伏,而我也在这波澜中不断成长。
初入神经外科:挑战如巨浪袭来
2019年,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轮科到神经外科。这个科室以高强度、高要求著称,我如同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斗,努力适应着全新的环境,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我。轮科不到两个月,家庭变故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向我原本平静的生活,将我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本应是满心欢喜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憧憬着幸福生活的开启,却遭遇了连电视剧都不敢这样演的现实——同一天,爷爷和妈妈先后被推进了急诊室。爷爷因消化道大出血,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母亲则因脑出血,紧急接受了开颅手术。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仿佛掉进了无尽的深渊。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佩服当时那个在困境中咬牙坚持的自己。


黑暗中的暖光:领导与同事的关怀
在我人生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刻,是你们——我亲爱的领导和同事们,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穿透了黑暗,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你们不仅给予了母亲最精心的治疗与照护,为她争取到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更在工作安排上对我格外体谅,在情绪上耐心开导我。你们用实际行动支撑着我,让我能够一边坚守岗位,履行护士的职责,予她温暖与力量。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每天下班时,你们总会对我说:“快回去休息吧,放心吧,有我们在。”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尽的关怀与支持。大家的关心和照顾,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我永生难忘。

生命的循环:新生与离别的交织
2020年,母亲终于康复出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同年,我的第一个孩子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喜悦与温馨。可以说,我的整个孕期,几乎都是在医院的病房和走廊里度过的,医院见证了我从准妈妈到妈妈的转变。
然而,生活仿佛按下了快进键,还没等我好好喘息,2022年10月,我迎来了第二个宝宝,但与此同时,我的奶奶却与世长辞。一边是新生命带来的无尽喜悦,一边是亲人离去带来的深沉哀伤,生活的复杂滋味,在那段时间里,我尝了个遍。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就像一场漫长的噩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过来的。但如今回头看,我明白了,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是来自团队和家庭的爱,让我这个曾经的职场菜鸟,迅速成长为一个必须扛起一切的“小大人”。

化经历为动力:在专业领域深耕
正是这些亲身经历,让我对生命、对健康、对我们的职业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我亲眼见证了专业的医疗与营养支持对我母亲康复起到的巨大作用,这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引领下,我开始在营养领域深入学习。当别人觉得辛苦想要放弃时,我想到的是母亲康复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艰辛与付出,与母亲的生命相比,真的不算什么。于是,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终于,在2024年,我成功考取了营养师证和营养指导员资格。同年,我还外出攻读专科护士,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护长的引领和教导下,我勇敢地尝试书写个案,制作科普视频,研究课题等。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我始终没有退缩,努力去克服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小小奖项。我相信,资历平凡的我可以做到,你们也一定可以!




感悟与成长:勇敢迎接挑战
这段历程教会我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当困难与挑战如狂风暴雨般袭来时,逃避和退缩只会让问题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与其在困境中被动挣扎,不如主动迎接挑战,勇敢地接受它,寻找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案,用心、认真地去完成每一个步骤。
即使最终没有成功,我们也无愧于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能力和从容淡定的心境,这些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甚至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感恩前行:带着坚韧与感恩继续前行
从那个懵懂无知的新护士,到如今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要再次衷心感谢一路走来所有给予我支持和力量的人们。是你们的鼓励与帮助,让我在困境中不断成长,在挫折中不断前行。
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我将带着这份历练后的坚韧与感恩,在护理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力量,我一定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往期回顾
护士日记⑰ | PICU里的特殊生日,为你“儿”来,“医”心为你
护士日记㉓ | 抚慰心灵之疾,整洁温馨的病房里演绎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撰稿:神经外科 胡芝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