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8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为进一步提升江门地区急危重症领域的学术交流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推动区域急诊和重症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近日,江门市医学会召开“2025年江门市急诊和重症医学学术年会”。本次大会以“聚焦急危重症前沿,共筑区域救治体系”为主题,汇聚了各级医疗机构的急诊、重症医学领域医护人员及相关专业学者,共同探讨学科前沿动态与临床实践经验,全面展现了我市急诊及重症医学领域的新进展与新成果。会议开幕式由江门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马婕秘书主持。

开幕式上,江门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炎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明亮,江门市医学会会长廖勇彬,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广东省急诊医学专业医疗质控中心主任、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蒋龙元,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黎毅敏等专家发表讲话,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急诊和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本次年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
黄炎明书记强调了急诊与重症对医院作出的重要贡献,急诊把守着医院第一道关卡,而ICU作为防守的最后一关,共同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何明亮副院长则肯定了区域医疗协同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廖勇彬会长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强调本次会议创新性地将急诊、ICU、中医三者有机联合起来,让患者的救治从院前到院中更有效地联动起来,从第一道防线到最后一道防线更好的结合,互相协同,提高了医院整个大团队的作战能力,为江门市急诊和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蒋龙元副主席和黎毅敏副会长作为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分别介绍了急诊和重症医学的前沿技术及研究成果,为参会者带来了最新的学术资讯。

江门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炎明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明亮

江门市医学会会长廖勇彬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蒋龙元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黎毅敏
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的蒋龙元教授带来了题为“创伤性休克内皮损伤与微循环障碍”的精彩讲座。蒋龙元教授从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入手,深入剖析了内皮损伤在休克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微循环障碍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
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的蒋龙元教授带来了题为“创伤性休克内皮损伤与微循环障碍”的精彩讲座。蒋龙元教授从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入手,深入剖析了内皮损伤在休克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微循环障碍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蒋龙元
紧接着,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及学科带头人苏磊教授围绕“重症凝血诊疗常见误区”展开了深入剖析。他结合大量临床案例,详细阐述了在重症凝血诊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纠正方法和预防策略,强调目标导向凝血管理的必要性,其讲解逻辑清晰、内容实用,让与会者对重症凝血诊疗有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及学科带头人苏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黎毅敏教授以“ARDS新定义:为临床实践带来了哪些变化”为题,从ARDS定义的历史演变出发,详细解读了最新ARDS定义的核心要点与临床意义。展示了如何根据新定义优化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参数,提高救治成功率,其讲解深入浅出,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黎毅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杨正飞教授阐述“如何做好一位急危重症医生”,杨正飞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与教学经验,从专业素养、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一位优秀的急危重症医生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在临床思维方面,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病情中迅速抓住关键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急危重症救治中至关重要,只有各专业人员密切配合,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救治服务。杨教授的讲解为在场医护人员指明了成长和发展的方向,赢得了阵阵掌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杨正飞
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爽讲授“CRRT启动时机”,张爽主任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详细阐述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不同病情下的启动指征。她指出,准确把握CRRT启动时机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过早或过晚启动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张主任通过具体病例分析,深入讲解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情发展趋势综合判断CRRT的启动时机,为参会医护人员提供了实用的临床指导。

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爽
大会主持

左一谭家香、左二李超梁、右一陈发球
左一高永祺、右一容永璋
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发球,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首席顾问李超梁,开平市中心医院ICU主任谭家香,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高永祺,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容永璋为各位讲者提供了精彩点评。
在下午专题分会场上
专家们围绕各专业进行了深刻的授课
重症医学会分会场
重症医学会分会场多位讲者进行精彩的演讲,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刘伟盛教授讲授“经方在ICU重症救治中的应用”、新会区中医院韦少强作“萘莫司他抗凝实践分享”、鹤山市中医院廖永强进行病例分享——“血浆置换治疗蝰蛇中毒一例”、台山市中医院陈志新带来了病例分享、江门市中心医院郑伟浩讲述“如何选择血液净化治疗的模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晓青以”ICU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不可忽视”为题进行论述、江门市人民医院陆小蒟讲解“重症病人镇静镇痛的管理”、江门市中心医院雷艳进行病例分享、江门市中心医院汪海芹讲授“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各位专家主要围绕血液净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享,精彩纷呈。专家们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针对一些共性的难题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讲解。这种近距离的交流机会,让江门市的医护人员受益匪浅,为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讲者风采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刘伟盛

新会区中医院韦少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晓青

鹤山市中医院廖永强

台山市中医院陈志新

江门市中心医院郑伟浩

江门市人民医院陆小蒟

江门市中心医院雷艳

江门市中心医院汪海芹
分会场主持

左一李熏波,右一梁裕聪

左一刘康宁、右一伍方红

左一姚慧文,右一许得泽

左一吴寿坤,右一吕柏成

梁守敬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伍方红作分会会议总结,伍方红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重症医学领域的多个前沿热点和临床实践难题。通过各位知名专家以及本地医护人员的精彩授课、病例分享和深入讨论,为江门地区急诊和重症医学领域的医护人员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她对所有参与年会的讲者、主持人以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持续举办,为保障江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急诊分会场
急诊分会场上,专家们就急诊医学质控、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救治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凤卿教授以《急诊医学最新质控指标解读》为题,分享了急诊医学的标准化流程与质量控制经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凤卿教授讲授《急诊医学最新质控指标解读》
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发球讲授《严重创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与预防》

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邓文斌讲授《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版)解读》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邱穗急诊医学科主治中医师讲授《“甘露醇”不是脑出血一线药物》

开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吕远军讲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速览》

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庄君灿讲授《急性中毒最新救治规范和技术》

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耀源讲授《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从机制到防治》

江门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陈发球主任对分会会议进行了总结
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为江门地区急诊和重症医学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前沿知识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未来,医学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区域协作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区域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更新了专业知识储备,更拓展了临床诊疗思路,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家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江门地区急诊和重症医学事业迈上新台阶。
来源:急诊科、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