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建设
本院动态

14岁少年心跳狂飙近200次/分!江门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团队联手“拆弹”

时间:2025-10-20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动力器官,其规律而稳定的跳动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然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这一疾病却可能打破这种和谐的节律。“室速”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致命性心律失常,通常起病急、变化快,一旦处理不及时,患者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


近日,江门市中心医院接诊了一名突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年轻患者——年仅14岁的小莫(化名),小莫入院后,其心率持续在170次/分钟以上(正常人心率为60-100次/分钟),最快时接近200/分钟,多次药物及电复律无效,命悬一线。经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儿童监护病区(PICU)、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心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最终通过射频消融手术成功“拆弹”,让年轻的心脏重获规律跳动!


01


起病急骤

14岁少年突发心悸

心率持续超过170次/分


2025年9月23日,14岁的小心悸、呕吐、乏力1天”来到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到诊时他已出现精神差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情况急诊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持续超过170次/分


小莫心电图结果:“室速”


急诊医生立即给予维拉帕米、胺碘酮、艾司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均未能转复正常心律,心率仍维持在160-170次/分左右,而且出现了血压下降情况,由于病情危重,小莫被迅速收入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监护治疗。


02


进展迅速

多器官功能障碍

ECMO撑起生命防线


 进入PICU后,小莫仍处于室速持续发作状态,尽管多次尝试药物复律及电复律,但小莫的心律依然无法“刹住车”。更危急的是,小莫开始出现血压下降(最低时下降至58/48mmHg),呼吸急促(45次/分),血氧饱和度下降,神志烦躁,精神、反应,唇周发绀,皮肤苍白 医疗团队判断其已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果断为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升压、强心。并同时紧急组织多学科会诊,经多学科商讨后,决定立即行ECMO治疗(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主要用于救治心肺功能严重衰竭的危重症患者)。 


 行呼吸机、ECMO等治疗后,小莫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虽然暂时稳定住了,但“室速”这颗“炸弹”不拆除,仍无法脱离危险,而且心脏彩超结果提示,小莫的心脏已经出现严重衰竭:射血分数严重降低(EF 18%)全心扩大,多瓣膜重度反流。抽血等结果也提示小莫的病情仍在加重:出现贫血、低血小板、凝血功能紊乱、酸中毒、感染指标升高等


彩超结果


03


射频消融术精准制导

数秒拆弹


心律失常电风暴持续,面对常规治疗无效、病情持续恶化的艰难局面,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高伟栋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紧急射频消融是唯一可能根治此次电风暴、挽救患者生命的选择。


 在心血管内科、PICU的协调配合下,ECMO循环辅助下送入导管室。高伟栋主任率领电生理团队迅速为患者进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标测——经过1个小时的详细检查及仔细标测,精准定位到位于左心室的“室速病灶”。于“病灶”处射频消融数秒钟,顽固的“室速”就终止了,经巩固消融后,重复刺激再未诱发心动过速。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小莫的心律、血压及氧合指标逐步趋于稳定。


室速消融过程


高伟栋主任在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手术后第二天,小莫就顺利脱离ECMO、呼吸机,停用血管活性药物,身上的各种管路也逐步拔除。经过营养心肌、改善心肌重构、抗感染等一系列后续治疗,小莫心脏功能已得到明显改善(射血分数EF值恢复至 50%,瓣膜反流明显减轻),目前已康复出院。


手术后复查的心脏彩超



医者仁心,多位医者通力合作,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同时也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竞赛,都是对医疗团队技术实力与人文信念的深度考验。本病例的成功救治,实证了多学科协作在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中的核心价值,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应对复杂心律失常方面卓越的专业能力。



撰稿:心血管内科 卜明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