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4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10月13日世界血栓日当天,一场以“远离隐形血栓 守护血管健康”为主题的公益义诊活动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仁济广场开展,从上午9点到11点,义诊现场始终保持着热闹且有序的节奏,活动当天吸引了200余名市民现场参与。多学科专家团队与志愿者密切配合,“干货科普+精准问诊+实操指导”的综合服务模式赢得了广泛赞誉。
01
专家问诊零距离
切实解决民众健康困扰
在义诊活动中,面对市民提出的一系列常见健康疑问,如“术后腿部沉重感是否与血栓有关”“长期久坐如何预防血栓”“血栓有哪些早期信号”等,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心血管外科、肿瘤科等科室的资深专家团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他们认真查阅患者带来的既往病历资料和各项检查报告,采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解读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转化为市民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对于“长期久坐如何预防血栓”这一问题,专家现场示范“踝泵运动”,一边带领市民做动作,一边通俗地讲解:“这个动作能使腿部肌肉像‘水泵’一样挤压血管,促进血液流动,不给血栓形成留下机会。”
这种“专业诊疗+通俗科普”的模式,让前来咨询的患者能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患者们纷纷表示:“原来血栓防治如此接地气,专家一讲解就明白了。”这群超会“翻译”医学知识的白衣天使们,不仅看病开方,更把专业术语变成大白话,把问诊台变成健康小课堂,把义诊玩出了新花样,让市民们不仅掌握了血栓防治小技巧,连医学科普都能聊得头头是道。
02
健康中国战略的
基层实践样本
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心血管外科、肿瘤科等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诊疗智囊团”,打破学科壁垒,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从高危人群筛查到健康知识普及,从个性化方案制定到健康行为指导,活动各项内容紧密围绕《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强早期筛查干预”的部署开展。据统计,现场咨询人群中40%为术后、高龄等血栓高危群体,80%的市民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至少1种预防血栓的技巧”,真正实现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健康目标,为构建区域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健康不落幕
持续守护侨乡血管健康的
“长效行动”
义诊虽已结束,但血栓防治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持久战”。江门市中心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特别总结了3条“防栓口诀”,助力市民持续守护血管健康:
•“动”起来:久坐/卧床1—2小时,起身走动5分钟;无法下床就做“勾脚动作”(脚尖向身体勾起再放下,反复10—20次),促进血液流动。
•“控”风险:肥胖者减轻体重,“三高”人群规范服药;术后、肿瘤等高危人群,遵医嘱穿弹力袜或使用抗凝药,切勿心存侥幸。
•“早”就医:单侧腿肿疼、莫名胸痛咳血、突发头晕晕厥,这些都是血栓的“危险信号”,不要拖延,及时到医院检查!
本次活动传播的健康理念,推动血栓防治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从“个体关注”扩展到“全民参与”,正逐步转化为市民的自觉健康行为。
未来,江门市中心医院将继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持续创新健康服务模式。通过更多元化的科普活动、更精准的诊疗服务、更完善的防控体系,让“远离隐形血栓”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守护侨乡人民的血管健康筑牢屏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仁济力量。
来源:医务部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