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9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金秋送爽,学术争鸣。2025年9月27日,江门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2025年度学术研讨年会圆满落幕。本次年会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全科医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学专家、学者及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全科医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实践经验。
年会伊始,余海燕主任委员作了年度工作回顾与展望。她表示,自分会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搭建全科平台,助力侨乡健康”的使命,团结全市全科医学工作者,共同推进相关工作。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全科住培训基地,推进基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为基层医疗输送了大量人才。同时,全科住培师资深入基层,参与授课、会诊、门诊带教等活动,推动家庭、社区、医院三级联动服务网络的形成。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会议、义诊等活动,聚焦分级诊疗、慢性病管理等热点,为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此外,分会还依托医联体与专科联盟,推动上下转诊机制运转,并借助江门市中心医院入选江门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派员赴港学习先进全科理念,对接侨胞跨境医疗需求。
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阮晓红对全科医学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全科医学是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网底,是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康复指导、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全科医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她期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汇聚各方智慧,探讨全科医学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加强多方协作,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江门市医学会会长廖勇彬在致辞中提到,江门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虽未满周岁,但在余海燕主委的带领下,已在临床教学培训、优质资源下沉及省内外学术会参与等方面取得诸多成绩。廖勇彬还分析了全科医学的现状与定位,指出我国全科医学是年轻学科,家庭医生转诊模式尚未形成,全科医生承担着民众健康“守门人”及连接基层与二、三级医院“桥梁”的重要角色。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家庭医生分会主委张丹霞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年会由江门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精心筹备,为江门全科医生与基层卫生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张丹霞还聚焦全科医学前沿进展、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医防融合实践探索三大关键议题,对与会者提出了互学互鉴、共同提高,谋划合作的期望。
接下来,是学术研讨会的精彩环节。首先,张丹霞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她详细阐述了当前全科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与难题,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思考。她指出,当前国家的医改方向与全科医学相关政策,为全科同仁指明了前行道路,带领大家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脚踏实地地前进。
薛青教授带来了题为《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精彩分享,她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背景出发,探讨了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有效构建和提升全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为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罗兴达医生分享了全科和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管理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在全科和社区层面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关彦钧主任则围绕《慢阻肺的社区管理及肺功能解读》这一主题,系统讲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管理策略以及肺功能检测结果的解读方法,为提升社区慢阻肺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彭丽娜主管护师带来了《中西结合的护理模式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的分享,她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中西结合护理模式在全科医疗中的独特优势和实际应用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是案例分享环节。江门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巫玲凤医生分享了一例肺栓塞病例,通过对病人就诊时的症状,到确诊肺栓塞的过程,以及对疾病治疗及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调整治疗方案、如何随诊到病人最后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详细描述,展示了全科的临床诊疗思维过程,也让大家对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江门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李婵娣医生分享了一个关于老年危重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案例,深入分析了病情进展、治疗计划及其成效。同时,她提到全科医学是全生命周期的照顾,终末期患者的管理、临终关怀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使大家对全科医学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年会既是对过去工作的系统总结,更是迈向新阶段的重要起点。江门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坐标,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持续强化学科建设,紧扣侨乡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全科医学的“守门人”功能。
来源:全科医学科彭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