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建设
本院动态

全国科普月智慧闪耀!江门市中心医院首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大赛收官!

时间:2025-09-18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在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智领未来,慧聚医路” 全国科普月系列科普活动暨第一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大赛于9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通过创新应用案例大赛、专家科普讲座和互动展览多种形式,呈现了一场融合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科普嘉年华。



创新应用案例大赛

激烈角逐,精彩纷呈





活动当日,现场嘉宾云集。市科技局、市政数局、市科协及五邑大学专家出席担任活动评委。



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卫华发表开场致辞,向各位远道而来的评委专家以及所有参赛团队致以由衷的敬意诚挚感谢


 周卫华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世界格局,医疗健康是其中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路径之一相信以本次大赛为起点,医院AI技术的应用将更贴近临床需求、更契合管理实际,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第一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大赛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涵盖临床业务、行政办公、医院管理、科普、科研、教学六大赛道,案例类型多元、应用场景细分展现了数字浪潮下“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的广阔应用前景。32组选手带着各自的创新项目参与角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32组选手比赛图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有21支队伍获得奖






大赛评委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总工程师郑荣龙表示,从这次大赛的入围作品看,作品质量优、应用前景广,各个团队都立足本职岗位,将AI技术与实际工作深度结合,不仅呈现了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更展现出主动探索“AI+医疗”新路径的积极性。



江门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曹芃芃、江门市科技局付阳、五邑大学常务副院长黄辉、总会计师苏伟鹏也先后从方案创新、技术优势、项目价值、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点评,对多个项目的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专家们的意见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宝贵的改进方向,也让在场观众对人工智能医疗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是:曹芃芃、付阳、黄辉、苏伟鹏



专家科普讲座

面对面传递人工智能知识





专家科普环节特别邀请了省级资深专家开展了精彩的科普讲座。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李韶驰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素养:战略思维与实战能力提升”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个体的数字素养,特别是战略思维与实战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余俊蓉教授则聚焦于“智慧医院数智应用实践”,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当前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让观众对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展望。



 在聘书颁发环节,院领导及江门市医学会会长廖勇彬、江门市科协主席灵君登台为各科室的杰出代表颁发“江门市中心医院数智先锋讲师团讲师”聘书,同时为创新应用案例大赛的获奖选手颁发奖项,旨在鼓励全院使用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讲师团颁奖




一、二、三等奖及最受欢迎奖颁奖。

 江门市科协主席灵君,江门市医学会会长廖勇彬,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炎明,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阮晓红在致辞发言中均表示,当前从国家政策到行业实践,AI赋能医疗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由之路”。等级评审要智慧化支撑,学科建设要技术创新突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向“更精准、更高效”升级,这些都离不开AI的助力。强调全院上下一定要提高重视,不是只靠少数人“搞创新”,而是每个人都要有“AI意识”,不是只在大赛期间“谈AI”,而是要把AI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







科普互动展览

近距离体验医疗科技魅力





活动现场的科普展摊位同样人气爆棚成为一大亮点。放射科、窥镜中心、医学超声科、核医学科、病理科、乳腺科及各参展单位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在场的医院职工、患者及患者家属展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和技术。在现场不仅可以亲身体验智能医疗设备的操作,感受人工智能为医疗健康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可以通过科普展板了解丰富的智能医疗科普知识。




此次“智领未来,慧聚医路” 全国科普月系列科普活动暨第一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人工智能医疗创新项目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普及了智能医疗知识,激发了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关注和兴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创新成果,为全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撰稿:服务管理科 吴静仪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