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4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2025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江门市中心医院继2018-2019年度后,再度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这份承载着医者仁心与社会责任的荣誉,不仅是对医院无偿献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二十余年如一日践行“救死扶伤 仁济天下”使命的生动注脚。
表彰决定
廿载坚守:
从“用血大户”到“献血标杆”
作为江门市临床用血需求最大的医疗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年均用血量全市最多。自1997年起,医院便将无偿献血纳入职工社会责任体系,每年春节前“血荒”期,医院工会都组织全院职工献血。截至2025年,医院累计组织无偿献血超8707人次,全血献血量为2,521,033ml,血小板献血量为34,000ml,总献血量2,555,033ml,连续23年蝉联“江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更在2018-2019年度、2022-2023年度两次荣获国家级荣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系统中无偿献血工作的标杆。
职工无偿献血活动现场
医者先行:
白衣天使的热血担当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比任何人更懂血液对于生命的意义。”这是江门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的心声。2025年初,医院开展的职工献血活动,400余名职工两天内献血12.3万毫升,刷新团体献血纪录。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上演:2018年寒潮期间,339名职工献血10.75万毫升;2021年抗击新冠期间,401名职工献血13.36万毫升,刷新了当时的单日采血量。据统计,我院职工中献血量超4000ml的已有42位。献血量从不是冰冷的数字—— 每一毫升血液里,都流淌着医者仁心的炽热温度;每一组数据背后,都闪耀着热血担当的永恒光辉。
在他们当中,不少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个人奖),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医师张建华就曾获得过两次全国金奖。作为中生力量的总务科电工班班长廖北能,以8800ml献血量获得2020-2021年全国金奖。他说,献血救人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个人奖项由颁授方直接通知到个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获全国奖的职工有以下几位。
金银铜奖获奖留念
科学引领:
从献血到用血的全链条管理
作为“用血大户”,江门市中心医院深知血液资源珍贵,率先建立“献血-用血”闭环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主题党日,科普,与血液内科和输血科组织交流等活动,推动无偿献血;另一方面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严抓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把强化血液保护意识、提高用血合理率,作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献血者与血液内科和输血科交流活动
荣誉背后:
百年老院的文化传承
两次国家级表彰,映射的是江门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2021年,江门市首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而江门市中心医院正是这场文明实践的推动者之一。从党委书记带头献血到医务人员和行政后勤职工踊跃参与,从科室到党支部,从献血“夫妻档”到“父子兵”,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不仅体现在手术刀下,更流淌在每一滴滚烫的热血中。
院领导的献血接力
科室和党支部的支持
献血“夫妻档”和“母子兵”
未来展望:
让生命之河永不断流
“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责任。” “当我们的手臂与输血管相连,连接的不仅是两个生命,更是医者初心与时代使命的赓续传承。”这份荣誉,正化作推动医院无偿献血事业向更高处攀登的磅礴力量。正如院史廊上镌刻的院训:“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白衣天使们正以热血为墨,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大爱篇章。
相关链接
撰稿:何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