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遗留左侧肢体偏瘫,左上肢屈曲痉挛明显,左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近日,68岁的张女士因脑梗塞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区住院治疗。
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早期床边康复基础上,中医科针灸团队及时介入,经过两个科室的系统评估,制定了以“疏经通络、缓解痉挛、益气活血”为主的针灸方案,重点选取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穴位,并配合头皮针疗法。
经过数周的协同治疗,张女士左上肢痉挛明显减轻,手指可进行简单抓握,左下肢力量增强,平衡能力改善,已能在家属少量扶持下独立行走。
对于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效果,张女士和家人表示非常满意。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中风)、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面瘫等,常常给患者带来肢体功能障碍(如偏瘫、肌无力、肌肉痉挛、平衡障碍)、感觉异常、言语不清甚至吞咽困难等困扰。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成为患者和医生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我院,中医科与神经内科三区紧密携手,中西协同,将传统针灸的智慧现代神经科学深度结合,为众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开辟了一条更高效、更全面的康复之路,真正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早期介入
精准评估个体化方案
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如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内科三区医生在制定整体治疗方案时,会主动邀请中医科针灸医生进行会诊评估。
中医科针灸医生深入神经内科三区病房,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合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和现代神经解剖学知识,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针灸处方,如: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手足阳明经、少阳经相关穴位),促进瘫痪肢体肌力恢复、缓解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改善关节活动度、麻木、疼痛、感觉过敏等症状。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患者,选取头颈部及上肢相关穴位,辅助功能恢复。
同时,针灸还能调节患者整体状态,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助正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为神经康复创造更好的内环境。
中医科与神经内科三区的合作,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这种合作不仅丰富了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提升了整体疗效,更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优势资源、中西协同的服务理念,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及时受益。
撰稿:鄞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