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09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近期,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诊一位“右侧头部剧痛10多天,加重伴面部疱疹、发热、精神萎靡2天”的老年女性,这看似普通的“生蛇”背后,竟隐藏着病毒对大脑的致命偷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脑膜炎!这种让人“生蛇”的病毒可不简单,它既能让你在童年时浑身长满痒痒的水痘疱疹,又能在你年老时“卷席重来”导致身体剧痛无比,更可怕的是,它还可能突破坚固的神经系统防线,直捣大脑!
今天
揭开这个“两面派”病毒的真面目
看看它是如何从皮肤“杀入”中枢神经系统
我们又该如何筑起有效“防御工程”!
从水痘到带状疱疹:一个病毒的“变形记”
你可能不知道,让你童年浑身痒痒的水痘和让老人痛不欲生的“生蛇”病毒,竟然是同一个病毒在作祟!这个“两面派”病毒学名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于疱疹病毒家族中的“心机boy”。
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它会引发我们熟悉的疾病“生水痘”——全身水泡状皮疹、发热、瘙痒难耐。当你以为战胜水痘就万事大吉了?NO! 这个狡猾的病毒会潜入人体内,沿着神经“潜伏”进你的感觉神经节,在那里静默几十年,成为最耐得住寂寞的病原体。
在我国,大于等于50岁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为(2.9~5.8)/1000人年,女性终身患病率为3.94%~7.9%,略高于男性的2.86%~7.6%。
等到免疫力下降,比如年龄大、免疫抑制、压力过大等,这个“沉睡的杀手”就会逐渐苏醒,沿着神经“杀回”皮肤,引发带状疱疹。通常表现为身体一侧成簇的水疱,伴随剧烈疼痛,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就像“缠腰火龙”一样。更可怕的是,它有时不满足于只在皮肤上“撒野”,还会继续沿着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进军,引发脑膜炎、脑炎!
当带状疱疹病毒“杀入”大脑:诱发危险的神经侵袭
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位老年患者,最初只是右侧头面部电钻样剧痛,接着出现面部皮疹和眼睑红肿(典型的带状疱疹表现),但随后出现了精神差、嗜睡、发热等更危险的症状——这很可能就是病毒突破了神经的紧密防线,侵入了中枢神经系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三种“战术”:
直接神经侵袭:病毒沿着感染的感觉神经逆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血行传播: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
血管侵犯:感染脑血管导致炎症和血栓形成。
病毒一旦进入中枢,就可能引发脑膜炎、脑炎等。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颈部僵硬、抽搐或中风样等临床症状。
特别危险的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导致血管壁炎症、内膜增厚,最终可能引发缺血性梗死、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动脉夹层,以及静脉窦血栓等。文献报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大血管病变多见于60 岁以上患者,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疹消失后数周或数月出现急性局灶性神经缺损。
诊断:如何在"千丝万缕"中锁定真凶?
当患者出现带状疱疹皮疹伴随神经系统症状时,医生会高度怀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确诊需要一些“侦探工作”:
腰穿检查 :通过脑脊液检测病毒,目前多行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影像学检查:MRI可能显示脑膜增强或脑实质病变;
血液检查: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枢感染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皮疹!这给诊断带来了巨大挑战。就像我们开篇的病例,如果没有及时做脑脊液检查(NGS测序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很可能被误诊为普通脑膜炎。
治疗:与时间赛跑的“抗毒战争”
一旦确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就是与时间赛跑!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一线治疗方案:
静脉注射阿昔洛韦:疗程至少2-3周;
辅助治疗:控制颅内压、镇痛、营养神经等;
糖皮质激素:在严重病例中可能考虑使用(如泼尼松),但存在争议。
预防:筑起"免疫长城"最靠谱
与其等到病毒“杀入”大脑再仓促应战,不如提前筑起防御工程!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有三大策略:
1. 水痘疫苗(儿童时期):推荐1岁以上儿童接种。
2.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40岁以上成人);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50岁以上);
即使得过带状疱疹也建议接种(少部分复发)。
3.增强免疫力:
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度运动;
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患者故事:一场与“神经杀手”的生死较量
让我们回到开篇那位患者的后续:经过静脉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配合激素和神经营养支持,她的头痛和疱疹逐渐缓解,仍需要持续康复。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数据显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膜炎患者出院3个月后,仍有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如疼痛、认知障碍等。
生活小贴士:带状疱疹警报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头面部带状疱疹(特别是眼周);
疱疹伴随剧烈头痛或精神状态改变;
皮疹后出现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
发热持续不退。
最后记住:
带状疱疹不是简单的“皮肤病”,
而是神经系统的战争!
早期识别中枢受累迹象,
及时治疗,
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大脑安全。
对待这个潜伏一生的病毒敌人,我们既要战略上藐视它,也要战术上重视它!如果您或家人属于高风险人群(5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以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可咨询预防接种医生关于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见,为自己筑起一道免疫防线。
参考文献:
1.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颅内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撰稿:江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