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7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七旬老人遭胆石之困,团队协作巧破难关,上演 "九曲迷宫" 精准取石——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ERCP手术。今天,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场惊心动魄却又充满温情的高难度手术。
71岁的刘爷爷(化名)是一位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发热,伴恶心呕吐,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予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后好转。近日,刘爷爷又被反复发热和呕吐折磨,无奈之下,他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胆管结石若不及时处理,严重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但刘爷爷的情况却让常规治疗“寸步难行”: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差,术中极易大出血;十二指肠球部严重狭窄变形,内镜难以通过;更棘手的是,胆管和乳头位置异常,这无疑给取石手术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这类患者的手术风险极高,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消化内科主任李启祥坦言。但为解决患者的痛苦,面对家属的信任,消化内科医护团队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定迎难而上。
术中挑战重重 团队协作步步为营
2025年4月1日14:30,手术台上,内镜刚进入十二指肠便遭遇“拦路虎”——球部狭窄处仅剩针孔大小。医护团队默契配合:导丝精准引导、CRE球囊分级加压扩张,从3ATM逐步“撑开”这条生命通道。为避免出血,每一次扩张都细致观察患者有无渗血情况,小心翼翼地推进手术。好不容易十二指肠镜通过狭窄部,抵达十二指肠降段,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 找不到乳头!
十二指肠球部狭窄—CRE球囊分级加压扩张
李启祥主任沉着冷静,用切开刀轻柔挑开肠道皱襞,通过反复观察寻找,发现乳头并不在常规位置,而是在降段入口,刚过狭窄部的一个隐蔽位置,此位置操作极难,稍有不慎内镜就会脱出。找到乳头后,予拉式切开刀+导丝插管成功,注入造影剂,发现胆总管中上段见有3枚大小约0.5cm-0.7cm结石。为避免出血,未行乳头切开,予CRE球囊扩张,取石球囊取石。历时一个半小时,三颗结石被成功取出。
术后温暖的守候
血透患者的术后护理容不得半点马虎,医护团队为他量身定制流质饮食方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抑酸、止血、营养支持多管齐下。
“手术前我以为要开大刀,没想到微创就把石头取出来了!我现在不发烧,也不难受了,真心感谢你们!” 刘爷爷向医护们竖起大拇指,质朴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这台手术的成功,不仅依靠成熟的ERCP技术和先进的手术设备,更得益于医护团队的紧密协作。从主刀医生对解剖结构的了然于心,到内镜护士对器械操作的“秒级响应”,从病历讨论、术前准备到术后的全程守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为患者排忧解难,以患者为中心”的坚定信念。
李启祥主任总结道:“高龄、复杂病例不是手术的‘禁区’,而是激励我们精益求精的动力。消化内科医护团队始终用专业实力和人文关怀,守护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
专科实力
我院消化内科专科实力雄厚,是广东省重点临床科室,在消化疾病诊疗领域成绩斐然:团队ERCP手术经验丰富,年均完成 ERCP 手术300-400例,凭借精湛技术为众多胆管、胰腺疾病患者解除病痛。
“胆道子母镜” 技术领先:作为省内首批开展 “胆道子母镜” 技术的科室,能更精准地诊断和治疗胆道疑难病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未来,我院消化内科将继续砥砺前行,以先进技术和贴心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消化内科 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