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8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近日,重症医学科党支部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教职工党支部、开平市中心医院内科第三党支部共同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共筑生命防线”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通过红色教育、廉政教育与业务交流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为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注入新动能。
赓续红色血脉 筑牢信仰之基
活动首站走进“周文雍陈铁军纪念馆”。全体党员干部在庄严的革命烈士雕像前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刑场上的婚礼"革命事迹,深刻感悟共产党人信仰至上、慨然担当的精神力量。
“当我看到两位烈士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照片时,内心深受震撼。他们用鲜血诠释了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这让我联想到重症医学科的工作——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向死而生的担当。”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员医生马婕在参观后感慨道,“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要把这种革命精神转化为守护患者生命的动力,特别是在急危重症救治中,必须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随后,全体党员前往开平市“风采堂”(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参观北宋名臣余靖事迹馆,学习《从政六箴》(清、公、勤、明、和、慎)的廉政思想。结合医疗行业典型案例剖析,开展“党建与学科廉洁建设”专题研讨,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底线思维,将廉洁行医融入日常诊疗,以‘零容忍’态度筑牢防腐堤坝,以清廉作风护航学科高质量发展。
聚焦专业赋能 共谋学科发展
当天下午,活动聚焦重症医学学科能力建设,在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专题培训与实践研讨。
学术培训环节
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伟浩系统解读《中国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规范化管理路径。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教职工党支部白利平护士长详细讲解镇痛镇静的评估与评分方法,强调精准化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敏英从质控角度剖析镇痛镇静管理难点,分享省级医院质控体系建设经验,为基层医院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旺龙副主任医师详细地讲解了关于镇静镇痛药物结合临床使用实际情况。
案例与实践研讨
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过典型病例分享,现场演示基层医院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救治策略。与会专家们围绕病例展开讨论,提出优化诊疗方案、强化多学科协作等建议。谭家香主任汇报“千县工程”重症医学中心建设进展及病房升级规划,中山一院专家团队就设备配置、人才梯队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基层重症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 三级联动谱新篇
活动总结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勇军书记指出,本次党日活动以"红色教育+专业赋能"双轮驱动,实现了三重目标:以红色教育强信念、以廉政教育树清风、以业务交流促提升,是党建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快基层重症医学中心建设,提升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党支部书记有话说
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郑伟浩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以“追寻红色印记”叩初心,以“共筑生命防线”践行使命,通过“红色教育+专业赋能”双线并进,不仅强化了党员的政治素养与廉洁意识,更搭建了省-市-县三级医院协作平台,为破解基层重症救治难题、共筑生命防线注入新动能。作为重症医学工作者,我们既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通过三级联动,我们既在红色教育中凝聚了初心,也在专业探讨中找到了破解基层重症救治难题的路径。未来,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业务融合”为抓手,深化三地党支部的联学共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帮扶中持续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
撰稿:重症医学科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