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7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作为一种挽救性治疗手段,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难治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也代表着一家医院甚至一个地区危重症救治水平。近日,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ECMO救治组、心血管外科和心血管内科等团队多学科联合,利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抢救技术,成功帮助两例心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并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
病例一
ECMO力挽狂澜,心跳骤停30分钟患者奇迹生还!
2024年9月4日约11时,市民邱先生工作时突发胸闷、胸痛,随后出现意识不清跌倒在地,旁边同事立即呼叫120,同时行胸外按压、AED除颤等,120医护到场后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多次除颤,但未能恢复正常心率,紧急送入我院急救中心抢救治疗。
及时决策,抓住一线生机
危急时刻,党委副书记、院长阮晓红立即赶赴抢救现场,组织院内EICU、ICU、心血管外科及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专家讨论,认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骤停,有ECMO启动指征。急诊科主任陈发球、副主任高永祺、亚专科副主任医师王福权立即启动ECPR救治团队给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保证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在此基础上才有条件送患者到介入室行PCI手术,开通堵塞的心脏血管,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功能。
党委副书记、院长阮晓红现场指挥抢救
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广阔、主任医师张志刚专家团队接到消息迅速就位,进行了置管
ECMO辅助下介入治疗,重启“心”生
心血管内科时任副主任谭文锋结合病史,考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转运至介入室,在ECMO支持下行冠脉造影。发现冠脉血性闭塞,行支架置入术+IABP置入。术后患者被转入EICU病房监护治疗。急诊团队立即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治疗、ECMO联合CRRT治疗等,并充分发挥医院多学科诊疗(MDT)优势,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救治方案。
急诊团队护送患者至介入室
在EICU医、护、技团队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于2024年9月9日16:30顺利撤离了ECMO,次日顺利撤离IABP。两周后转入康复医学科行进一步康复治疗。上月中旬,患者顺利出院,出院时对答切题,能独坐,扶助下可行走。
病例二
从“无声杀手”到生命重启:ECMO助力高危肺栓塞患者闯过生死关
2024年12月04日7时40分,一位年轻女性,在家突发呼吸困难,打电话给家属求救。家属到场后发现患者躺倒在地,神志尚清、全身乏力,口唇发绀,立即送至外院治疗。外院查血氧饱和度为70-80%,考虑病情危重,转至我院。
当机立断,上演生死时速
8时18分到达急诊后,患者出现神志不清,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准备行CT检查。患者突发心率减慢,血压测不到。急诊科主任陈发球当机立断,立刻行床旁超声,结果提示右房、右室明显增大,考虑急性肺栓塞,即刻呼叫ECMO团队。11时10分行血管切开,11时40分顺利转机。
心血管外科团队现场置管
道阻且长,关关难过关关过
ECMO的置入为患者抢得一线生机,但依旧有一场持久战要打。在入住EICU期间,患者面临是循环系统的恢复,血容量平衡的调节,血压稳定的维持,器官及组织的供血供氧等多个难关。特别是凝血功能的调节,既要抗凝保持管路通畅、避免血栓形成,也要控制避免内脏器官出血。此外,患者身上管道甚多,防止感染也是一大考验,还有营养关、康复关……每一关都很难,也很关键,为此,急诊EICU设立专班医生护士轮流守护。
在EICU医护人员的精细化治疗下,患者病情稳定,于2024年12月10日行肺动脉血管腔内血栓抽吸术+碎栓术。
2024年12月11日13时20分患者顺利撤离了ECMO,12月15日转入急诊病房。
2024年12月30日患者痊愈出院。
德高医精、仁心仁术。未来,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团队将继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锤炼打造一支作风顽强、医术精湛、无私无畏的医护队伍,紧密依靠各兄弟科室支撑支持,全心全意为生命护航!
撰稿:王福权、邓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