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膳食坊】冬季进补,中药有“膏”招!(2024年第4期,总21期)
时间:2024-12-24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俗语云,“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从冬至开始,人们应顺应冬藏的自然规律,滋养身体,养精蓄锐,减少肾精的损耗,为来年春天打好基础。按自然规律来说,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是以膏方为最佳。一般冬令进补的时间,是从冬至开始,也就是一九,直至九九,即立春前。
膏方,又名膏滋、膏剂,属于传统中药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是指中药饮片通过用水煎煮,取其药液浓缩,加入辅料(炼蜜或胶类等)制作而成的一种厚稠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它具有调阴阳、补五脏、益气养血、扶正兼祛邪的作用。
膏方历史悠久,源于汉唐时期,最开始膏方只是外用,比如《黄帝内经》记载的马膏;后逐渐演变出内服,最早的内服膏方是记载于《金匮要略》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等。流传至今,膏方已从雏形发展成熟,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根据相应的用药目的可分为:
1、空腹服,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2、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病在下焦者。
3、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者。
4、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宜睡前服。
1、膏方储存应密封,冷藏(2~8℃)。
2、服用膏方期间,若遇上急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腹泻等),应暂停服用,等急性疾病痊愈后再继续服用。
3、饮食上需注意不能喝浓茶,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4、若是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服用含糖类的膏方。
江门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中药房联合中医科
开展膏方推广
中医科名医专家
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和症状开具处方
药学部中药房
严格遵循浸泡-煎煮-浓缩-收膏这一流程制膏
主要成分:
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山药、生地黄、熟地黄、新会陈皮、黄芪等。
益气和血,健脾补肺益肾。用于脾肾不足,肺虚卫外不固导致的抵抗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虚弱,易发感冒,纳差厌食和盗汗等。
1.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慎用。
2.医师辨证为实证患者热性体质、湿热体质等禁用。
3.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鹿角胶、阿胶、龟甲胶、熟地黄、鸡血藤、白术、茯苓、白芍、枸杞子、山药、酒黄精等。
补肾养血。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因肾虚,气血不足引起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苍白,月经过少,性欲下降,卵巢早衰,不孕不育等。适用于体质虚弱者、经常感到疲劳和精力不足的人群。
1.孕妇和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儿童慎用。
2.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在使用补肾养血膏时,应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服药期间宜饭前服用。
主要成分:
梨干、百合、麦冬、浙贝母、新会陈皮等。
生津利咽、润肺止咳。用于缓解阴虚肺燥患者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燥咳、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不适症状。
1.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慎用。
2.脾胃虚寒、手足发凉、大便溏泄者禁用或慎用。
3.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主要成分:
炒酸枣仁、茯苓、川芎等。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引起的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
1.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慎用。
2.胃寒、脾虚等症状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
3.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本文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为健康科普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