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0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编者按
日出东方,叩启苍穹;祖国华诞,山河同庆。2024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愿以寸心照华夏,且将岁月照山河”,我们致敬共和国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昂首走向新的无比光明的前程。江门市中心医院成立于1912年,前身是加拿大基督教会成立的仁济医院,1950年由政府接管,从此在共和国的呵护与关爱下茁壮成长,一代代仁济人秉持“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的院训踔厉奋进,为侨乡人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江门市中心医院成为了老百姓心中医术精湛、服务优质的医疗品牌。
执时代之笔,绘青春图景。站在创建第二个百年“新仁济”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将于2025年底迎来江海新院区的第一期试运行,这是“一体两翼多极”发展格局的重要进展,不仅能缓解医疗资源紧张,也标志着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迭代,为医院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如何平衡发展与需求成为关键。“要问上山路,须问下山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从前辈身上汲取“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的精神养分,激励新一代仁济人勿忘初心、追求卓越,我们特别策划了“听仁济前辈讲奋进故事”专题。本期邀请江门市中心医院原泌尿外科主任庞健,为我们带来肾移植的故事……
人物简介
庞健,曾任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共党员。
1957年9月出生,汉族,曾就读新疆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就职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991年8月调入江门市中心医院外科;1999-2002年,任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2002-2008年,任江门市中心医院肾移植中心副主任、主任;2008-2017年,任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
从天山脚下到西江南岸:
肾移植医师来了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罹患慢性肾脏病。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2019年全球健康评估》报告显示,肾脏疾病已跻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 。在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由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花费高、知晓率低、治愈率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那么,江门的情况如何呢?“我院的情况,每年腹膜透析、血透析的患者数量加起来,大概1000多例吧。”现任肾内科主任胡国强介绍说。
江门市中心医院作为地区龙头医院,早在1983年,泌尿内科就开展了腹膜透析工作,成功抢救急、慢性肾衰患者。但随着潜在肾病患者的增多,透析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已逐渐无法满足患者对追求更高生命质量的需求。
探索开展肾移植工作,被医院党委提上了工作日程。
1991年8月,自幼喝着天山博格达峰融雪之水长大的庞健,偕同妻子一起来到江门侨都这片南粤热土定居。西江南、北街东,他带着特殊的使命,加入了江门市中心医院这间百年老院。
早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庞健就已经接触肾移植手术相关工作。院领导对庞健寄予厚望,不断创造条件,希望这个团队能尽早组建起来,造福侨乡肾病患者。
“当时院领导就一句话,期待你尽快参与到肾移植手术中来,增强团队力量。”60多岁的庞健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回忆起当年来,语气平缓又坚定,“我想,这事既不难又难。”
庞健说,肾移植,自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外科医生约瑟夫·E·默里开创了首个成功案例以来,技术层面的问题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咱们的医护团队里个个医疗技术都比较扎实,所以要实施移植手术应该不算太难。但难就难肾源(来源及保护)、配型(供体和受体)、手术并发症以及后续的抗排斥治疗,手术只是整个移植环节里的其中之一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庞健丝毫不惧这一字排开的种种困难,他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支持,在时任肾内科主任古玉君的主导下,为开展全院首例肾移植手术而奔忙开来。
1992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准备妥当,为了慎重起见,医院建议请上级医院专家来主持手术,古玉君、庞健参与其中。但非常惋惜的是,该例手术患者因产生排异反应,肾功能很快失去功能了。
努力让肾病患者
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第一例肾移植手术之后,我们没有灰心,尤其是我,更不能打退堂鼓。我们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包括别人质疑的声音。这些都必须克服,我们要准备更多,包括团队的组建,技术的储备,资源的互联互通。”庞健回忆说。
谁曾想到,这样的准备,一等就是8年!
1999年,机遇再一次降临,一位江门本地的40多岁肾病患者找到了合适的配型,经全面评估,身体基础也好,适合开展肾移植手术!这次手术,医院指定由庞健亲自主持。“当时觉得很幸运,机会非常难得。我们耐心等待了很久很久,终于可以实现梦想。”庞健语气间带着些许激动。
经过万全的准备和精密、艰苦的手术,这位40多岁的患者与肾源完美配对,且术后无明显的抗排斥反应,新的肾脏完美融入了他的身体,开始担负起身体的“排毒”功能。
“手术非常成功。他今年也该将近70岁了,前阵子他的儿子见到我,说他爸爸还活着,身体很正常。”庞健高兴地说。
那一次手术成功,给整个医护团队乃至整个医院带来的信心都是无可比拟的!事实证明,江门市中心医院有能力开展肾移植手术,能为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生存医疗选择。
2000年,医院的肾脏移植手术渐渐多起来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病例。一个是著名香港实业家陈先生,当时70多岁高龄了,曾两次在我院做手术。第一次是请了上级医院的专家来做,第二次就是我亲自做。后来活到90多岁。”庞健言语间带有一种自信和骄傲,“第二个病例,是一位60多岁的母亲,要为自己生病的儿子捐献一只肾。儿子说不要,宁愿再等等其他肾源。但这位伟大的母亲坚持要捐,最终我们成功做了这个手术,成全了这位母亲的心愿。场面很感人,当时还上了报纸,全社会都引起了轰动。”
2003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拿到了省级器官移植A级资质。代表着全省专家权威对医院的高度认可。
“一直到2007年,我院共开展了115例肾移植手术,为一批几乎陷入绝望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庞健无不感慨地说,“后来,全国所有市级以下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开展器官移植手术,这项工作就搁置下来了。”
“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夜就做了四台手术,每台手术平均需用时3个小时,我们全科只有8人,很辛苦,经常要睡在手术室里。手术来了,不眠不休是常态。”庞健眉头略略地皱着,思绪似乎又回到了当年艰苦奋斗的岁月。
可他的眼睛始终闪烁着灼热的光芒,“我们就是努力干,努力让肾病患者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有一个斗门的女孩,做肾脏移植时才19岁,后来结了婚、生了娃,还当上了公务员,人生得到了更大的幸福。”庞健这样说着,整个人都欢快了起来。
谆谆启迪
“我始终很感恩院领导的支持帮助,尤其是有一班优秀的搭档和合作伙伴,都是特别棒的团队成员!”
“首先是要有信心、决心,不畏难、不退缩,为患者根本利益着想的事情,不会错到哪里去!其次就是要有团队力量,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任何事业都应该有优秀的团队支撑。”庞健这样说道。
殷殷寄语
“作为全省高水平医院,我们应该积极争取重新获得器官移植手术资质,这既是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获得更优质生存体验的必要保障。”
“我知道很难的,这个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当年就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一步步走过来的。希望大家不要怕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会等来成功的那一天。”
“当然,不是空等啊,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工作。比如外出进修学习,掌握最前沿的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目前我科的几位技术骨干都学成归来了;比如扎实推进OPO系统工作,等等。”
说完,庞健站了起来,身子骨十分硬朗、挺拔,让人想到了那座庇佑他成长的巍峨的博格达峰。而他的眼中又满是柔情,像极了横贯北街的绵长浩荡的西江水。
【延伸阅读】
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肾移植专家
1990年,一位名叫约瑟夫·E·默里(JosephEdwardMurray,1919.4.1—2012.11.26)的美国外科医生,因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完成了双胞胎之间的肾移植手术,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图。底部文本翻译:199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约瑟夫·E·默里和E·唐纳尔·托马斯,以表彰他们在器官和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疾病方面的发现。
肾移植,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这是将某一个体的器官用手术的方法,整体或部分地移植到其自体体内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的治疗手段。器官移植的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完好、健全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失的器官。
肾移植(renaltransplantation)也是器官移植的手术范畴之一,通俗的说法又叫换肾,就是将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通常一个肾脏就可以支持正常的代谢需求,当双侧肾脏功能均丧失时,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人体的肾脏是两个蚕豆状器官,位于肋廓下方的脊柱两侧。每个肾脏约有拳头大小。肾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产生尿液,以过滤和排出血液中的废物、矿物质和液体。当肾脏失去这种过滤能力时,有害的液体和废物就会在体内积聚,使血压升高,并导致肾衰竭(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肾病在肾脏丧失约90%的正常功能时发生,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慢性、未经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病等。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通过仪器清除血流中的废物(透析,俗称:洗肾)或接受肾移植才能存活。
与终身透析相比,肾移植往往是肾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肾移植可以治疗慢性肾病或终末期肾病,有助于更快恢复和延长寿命。与透析相比,肾移植有以下益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减少饮食限制、降低治疗费用等。
往期回顾
☞ 听仁济前辈讲奋进故事① | 老书记石锦钊:摸着石头过河,举全院之力争创三甲!
☞ 听仁济前辈讲奋进故事② | 钟开运、上官明夫妇:用奉献足迹书写仁济担当!
☞ 听仁济前辈讲奋进故事③ | 潘雅瑞:“绝对不能拖临床的后腿”
撰稿:廖欣
顾问:庞健
策划:统战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