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建设
本院动态

江门一周新增122例,均为本地病例!市民请警惕这种传染病!

时间:2024-10-17    来源:江门疾控、广东疾控、中国疾控中心、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编辑:

10月15日

江门疾控发布最新一期

登革热疫情监测信息通报


报告显示

江门单周新增122例登革热病例

均为本地病例

 2024年第41周(10月7日至10月13日),全市新增报告122例登革热病例,较第40周(97例,已核减1例)增加25例,环比增加25.77%。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第41周新增病例均为本地病例,无境外输入病例。本地病例122例,分布在蓬江区46例,鹤山市28例,江海区19例,开平市12例,台山市8例,新会区6例,恩平市3例。


截至10月14日24时

我市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

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请市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做好防护措施

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







登革热

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

急性虫媒传染病

“患者/隐性感染者→

伊蚊→其他人”途径不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图源:广州卫健委


登革热

主要靠“花蚊子”传播

 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其成蚊体、翅和足上具黑白相间的斑纹,故有“花蚊子”之称。

白纹伊蚊(左)、埃及伊蚊(右)。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陈晓光教授表示,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白纹伊蚊则可以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在仅有白纹伊蚊的地区,其就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比如中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因此,在我国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尽量避免被白纹伊蚊叮咬。如果分不清两种蚊子不要紧,切记警惕“花蚊子”即可。

图源:广东疾控


白蚊伊蚊活动高峰期在晨昏两时段


 白纹伊蚊雄蚊不吸血,通常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及花蜜维持营养。白纹伊蚊的雌蚊在室内和户外全天都会叮咬吸血。


 白纹伊蚊雌蚊活动高峰通常在晨日出前1-2小时和傍晚日落前2-3小时,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夜间极少监测到其活动。吸血后,其会寻找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栖息。因此,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有助于减少蚊虫滋生。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登革热?

 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因此又被称为“断骨热”。典型登革热的致死率通常低于1%,但重型登革热常并发脑膜炎、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患者可能因此在24小时内死亡。


 因此,一旦感染登革热,无论病情轻重均需立即就医!

登革热皮疹。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这3招

让蚊子“无缝可钻”!

清积水

  • 水生植物定期换水。

  • 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

  • :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 :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


讲卫生

  • :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 :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防叮咬

  • :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 :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液,并及时进行补涂。

  • :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



来源:江门疾控、广东疾控、中国疾控中心、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