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建设
本院动态

开放包容,精准医研!探秘江门市中心医院医学研究中心

时间:2024-09-24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江门市中心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属于医技部门的科研平台机构,主要服务于医院的转化医学研究,研究生及博士后的创新培养。“面向临床,服务全院,建设区域医学研究中心”是本科室的定位;科室英文名为“Clinical Experimental Center”,突显以研究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建立各大实验研究平台为核心,系统性收集临床生物资源为特色。

01
组织架构

本中心于2017年7月开始筹(重)建,

原命名为“中心实验室”,

2021年1月更名为“医学研究中心”


2020.08 医学研究中心团队

科室主体在现教学楼的一楼至四楼,总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参考省级医学科研实验室进行设计装修,大部分场地已开放使用,分公共实验平台,临床生物资源库管理办公室三部分。


医学研究中心 廖欣 摄



本中心平台功能分区示意图



公共实验平台

公共实验平台约800平方米,按功能区划分为:公共实验区、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细胞生物学实验平台、大型仪器平台和转化应用平台(依托分子病理实验室)。购置的科研专用仪器设备超1000万元,其中超50万元的贵重设备有8台。





公共实验平台



临床生物资源库

 临床生物资源库包括了石蜡样品库、低温样品库及样品处理与质控区。其中样品处理与质控区约60平方米,位于教学楼二楼;石蜡样品库面积300平方米,位于外科楼负一层,是与我院病理科共同管理;低温样品库面积约200平方米,分别位于教学楼一楼及二楼。

临床生物资源库-低温样品库


管理办公室

 管理办公室位于教学楼二楼,设办公区域和学术讲堂,办公室可容纳40人的办公和学习,学术讲堂可容纳50余人的会议。


在会议室举行预答辩


02
人才团队

本中心现有全职工作人员21名,其中研究岗14人(课题负责人4人、研究人员10人),技术岗7人(技术负责人2人,技术人员5人)。常驻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共5人,常驻在读研究生3人,(自聘)劳务派遣人员3人。


2024.7 医学研究中心职工、博士后及研究生


本中心除了支持全院的临床科研项目实施外,自身团队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地区人群队列多模态与人工智能疾病机制分子诊断药物筛选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药新材料,这七个研究领域;人员分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及服务三个团队。



本中心团队分工及研究方向


团队日常-廖欣 摄


03
科研成果

本中心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面上2项、青年6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广东省卫生厅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项目1项、江门市科技局重点项目4项、江门市研究平台建设类项目3项等,下达的直接研究及建设经费600余万,总经费超1000万元。授权的发明专利9项,正在实审的发明专利2项。以科室为第一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均篇影响因子>=10;参与发表SCI论文80余篇,均篇影响因子>=5。

本中心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本中心现常规承担我院研究生的科研教学及课题指导、本科生实习及毕业设计指导、进修生实验技术指导等教学工作,已经顺利协助指导5名博士研究生、数十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其中8名广东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在协助临床科室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我中心还积极开展技术成果的转化工作,开展对外单位提供科研技术创新服务,现提供的科研技术服务有20余项,服务对象有高等院校、其他医疗单位及生物医药企业等,累积转化金额50余万元。

04平台建设



 本中心现与病理科共同建设和运营我院分子病理诊断中心,同时属于我院精准医疗中心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负责推进我院精准医学肿瘤病原微生物遗传病方向生信解读临床咨询转化研究工作。现为江门市临床生物资源库转化应用研究中心 (Jiangm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linical Biobank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正申报江门市精准与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并与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合作共建临床生物资源库,是我院开展对外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更希望将此打造成江门地区开放的较完善的医学研究平台。


撰稿:张鑫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