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2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帕金森病友前来就诊时往往会提及:“我的腿总是迈不开,走路走得不是很好,有时走路踉跄,重心不稳,小碎步、很容易摔跤”那这种症状到底要如何缓解改善呢?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由于肌肉僵硬和反应速度变慢逐渐失去对身体运动的控制,其中平衡能力的下降尤为显著。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步态问题,比如冻结步态,慌张步态,同时身体姿势也出现异常,有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躯干前屈、含胸、驼背、弯腰、屈膝等,增加了跌倒的风险,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平衡功能训练成为了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帕金森病患者可尝试逐步减少支撑,增加重心偏移身体的距离,加大支撑面的不稳定性等训练来提高平衡能力。①坐位平衡训练:逐步减少对椅背的倚靠、下肢交替抬起并保持、够物练习等。②站位平衡训练:闭眼训练、原地踏步、单腿站立练习,够物练习,平衡垫训练等。个性化的平衡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本体感觉和躯体稳定性,改善异常步态。
bobath球上转移训练
平衡垫转移训练
够物平衡训练
平衡板训练
精准的评估及个性化的治疗对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改善尤为关键,除常规的平衡功能训练外,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还引进了Pro-kin平衡训练系统,该仪器提供了动态、静态、轴向、坐位4种维度的平衡功能评估及训练,有效利用视觉反馈对人体平衡进行综合训练。患者通过自身平衡觉和平衡仪对姿势摇摆的动态反馈,向大脑中枢传入各种深浅感觉和复合觉刺激,调整身体重心控制,使患者的平衡障碍得到调整和修正,促进受损神经系统平衡和协调功能的重建,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增强患者参与训练的主动性、趣味性、积极性,从而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物理治疗师正使用Pro-kin平衡仪为帕金森患者进行精准平衡功能评估
患者正进行Pro-kin平衡仪--平衡功能训练
Pro-kin平衡训练系统适应人群:
患者双侧下肢交替直腿抬高,注意抬高时踝关节背屈,充分牵伸双下肢;后两腿交替充分屈髋屈膝,提升主动屈曲的角度,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为站立位训练做好准备。
对镜调整自身姿势,双手抓棍,摆动上肢的同时进行同侧的躯干旋转,对身体躯干进行松弛,同时增强肢体与躯干的平衡协调能力。
患者原地站立,进行左右重心、前后重心转移的训练,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升动态下身体的稳定性。
患者双脚着地站立,双脚脚后跟同时翘起,脚尖撑地,随后双脚后跟放下,整个过程保持站立位平衡。减少患者站立位的支撑面,增强站立位的动态平衡功能。
让患者一只脚固定地面另一只脚向前迈步,注意要达到患者自身正常的单步长或更大的步长,并充分达到应有的屈髋屈膝角度,双脚可交替训练,身体保持平衡,从而避免或减轻患者起步困难、步长过小等。
患者一脚着地,另一脚迈出正常的步长,同时两手在迈脚的斜对侧击掌,两侧肢体交替进行。训练步长的同时提升躯干稳定性和身体协调功能,避免帕金森病导致的机体不对称性下降的问题。
双脚站于障碍物前,一脚着地,另一脚充分屈髋屈膝抬起,向前跨越障碍物,足后跟先踩下至足前,之后将迈出的脚收回,双脚交替进行。提升患者的动态平衡,改善步态。
在地板上设置行走路线标记、转弯标记和足印标记等,改善患者步幅小,步长短,避免冻结步和转弯困难。
以上动作请各位帕金森病友在家人的陪伴下安全进行,避免锻炼过程中出现摔倒情况。训练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完成训练任务,强度不宜过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科 室 简 介
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广东省江门五邑地区率先开展临床康复医疗服务的临床科室,学科起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北街医院设立的针灸理疗科,曾用名为康复治疗中心,目前是江门五邑地区康复技术示范中心,是全国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之一,学科设置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颈肩腰腿痛、重症康复和儿童康复五大亚专科,开展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导,以研究和解决功能障碍为核心,以伤残、病残和各种退行性功能障碍者为服务对象,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祖国传统医学、康复工程学紧密结合,运用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矫治、心理治疗、高压氧治疗、假肢矫形器装配、康复护理等多种先进手段,造福于江门五邑地区乃至广东地区的广大患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康复医学科编制床位50张,业务用地达2000余平方米。医务人员64名,其中医生12名,护士24名,治疗师28名,已成为五邑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