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建设
本院动态

仁济科普 | 总是不舒服,却又查不出问题?很可能是得了……

时间:2024-03-19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在综合医院有时会看到这样一类人群:因为一种或多种身体不舒服就诊,非常担心自己得了某种大病。多次检查又查不出问题,觉得是医疗水平不行,反复自行网上查百度、短视频等软件“看看”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终日惶惶不安。


部分患者通过检查发现自己身体的一些“小问题”,一旦出现不适就感到紧张不安,要求来医院检查,甚至拨打120被送到急诊处理,但多次进行全身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患者陈伯近半年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喘不上气、腰酸背痛、手脚没力、后颈部有拉扯感等症状,无法工作。晚上最多睡4个小时,胃口差,感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多次就诊检查,尽管医生说没什么问题,但仍觉心脏难受,呼吸困难,担心有什么大病未被检查出来,整日愁眉苦脸。


这类人群很可能得的是躯体化障碍

建议转诊至心理科



躯体化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躯体化障碍的表现复杂多变且不典型,身体上的不舒服往往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症状可具体(比如腹部疼痛),也可模糊不清(比如疲乏)。 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包括心慌胸闷、头晕头痛、肩颈背痛、呼吸不畅、恶心呕吐、手抖、肢体乏力、大汗等等。


 部分患者可将正常感觉或不适(如肚子咕咕叫)归因于一种严重的身体疾病,甚至常人难以理解的不适(如舌头被拉扯感、舌头不知道放在哪里)为主要表现。


 过度担心身体问题,他们的担忧与症状不成比例,而且往往向最坏的方向考虑自己的身体症状。对不舒服的过度担忧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干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躯体化障碍的常见发病人群有哪些?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包括:低受教育水平、低社会经济水平,童年慢性疾病史、虐待或其他创伤、共患躯体疾病(尤其老年患者)、共患精神障碍(尤其抑郁或焦虑障碍)、慢性病家族史等。



躯体化障碍如何诊断?


 1.一个或多个的躯体症状,使个体感到痛苦或导致其日常生活受到显著破坏。


    2.与躯体症状相关的过度的想法、感觉或行为,或与健康相关的过度担心。


    3.虽然任何一个躯体症状可能不会持续存在,但有症状的状态是持续存在的(通常超过6个月)



躯体化障碍如何治疗?


非药物治疗:

 1. 心理治疗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循证证据的心理治疗包括:①认知行为治疗;②精神动力学治疗;③催眠治疗;④操作行为治疗。


    2. 放松治疗可以作为总体治疗计划的额外措施,例如生物反馈、渐进性肌肉放松、太极、气功、瑜伽等。


    3. 物理治疗。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有效缓解躯体症状及情绪、失眠等问题。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运动锻炼,调整生活节奏,减少心理刺激,减少适应不良性行为(不必要的检查、治疗等)。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焦虑、抗抑郁药,此类精神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文提到的陈伯,就是得了“躯体化障碍”这个病。药物+物理治疗两周后,患者再次复诊,说吃药之后能吃好睡好,身体多处不适都减轻很多,心慌、喘不上气的情况未再出现,痛苦感缓解明显。患者感叹,如果一开始就听医生建议来心理科就诊,就不用熬这么久,白白受苦那么长时间了。




心理科门诊科室简介


 江门市中心医院心理科门诊成立于2002年。目前有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心理治疗师2名,心理咨询师1名,配备专科护士2名,导诊员1名。能提供精神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和治疗、韦氏智力测验及常规心理筛查,以及常见婚恋问题、青少年学习问题、人际问题及其他各类心理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分析等心理干预手段和沙盘、经颅磁刺激等物理辅助治疗。


 咨询电话:0750-3165521



参考文献
1.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陆林沈,渔邮. 精神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30.

3.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 张道龙. (2016).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撰稿:朱韵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