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建设
本院动态

院庆征文⑧ | 且看少年芳华,助力国之成长(作者:林蕴瑜)

时间:2022-11-18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编辑:

编者按



 自今年8月以来,在医院党委的指导下,结合喜迎二十大、庆祝江门市中心医院建院110周年的重要契机,借助医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平台及阅读大赛(《张肖白传》读书分享会),我院面向全院员工继续组织开展了《张肖白传》读后感征文比赛活动。我们以《院庆征文》专栏与您分享他们的阅读感悟,希望通过阅读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激发灵感源泉,传承和发扬榜样的奉献、拼搏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少年感就是好奇、投入和执着,带着好奇心,带着一颗执着的心,去投入做一件事。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情系桑梓服务人民、挥洒智慧报效祖国,这样的情怀和担当,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褪色。


——题记


秋风吹过,秋叶纷纷

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

渲染着大地的金黄

在这个感性而又充满丰收气息的季节

我也收获了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本

《张肖白传》

在医院这个总有无数坚毅的人坚守在岗位一线

以自己的力量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地方

我阅读了这本书籍

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书籍

让我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和信念

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这本书主要记述了我院第一任院长张肖白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优秀学子的身份,回归祖国回到家乡创建了仁济医院,让北街从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滩桑田到海内外轮船靠泊港口的喧闹再逐渐到改革开放后如火如荼建设的繁华气象。作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张肖白院长用高超的医疗技术治愈了无数患者,树立了盛誉四方的口碑,几十年来她一路风雨兼程,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与这座医院荣辱与共,全心全意扑在她无比热爱的医疗事业上,就是因为这股满腔热血的态度,造就了仁济医院和北街医院的辉煌历史,从而变成如今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江门市中心医院。


 从《张肖白传》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张院长身上那种无私奉献悬壶济世的精神品德,看到了为发扬祖国医术百折不挠,默默奉献的崇高医德,这样的精神不由得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


 1923年11月,张肖白刚刚以优异的成绩从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毕业归国。这是张肖白第一次踏上魂牵梦萦的祖国。她迫不及待地穿上北街仁济医院的白大褂,倾尽所学服务家乡病患。仁济医院,由加拿大教会出资建立,因为张肖白的到来,这家医院即将成为远近闻名、救死扶伤的著名医院。


 1932年10月,在仁济医院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了九年后,张肖白因其卓越贡献和崇高医德,被委任为仁济医院首任华人女院长,这一年,她35岁。她以旺盛的精力和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医院管理中去,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了仁济医院的规范化运营机制。医院运行井井有条,百姓治病更有保障。


 1939年3月,日军长驱直入,轰炸江门,危难之中,张肖白带领全体员工艰难维持,尽力为受苦受难的同胞治病看诊。日军威胁张肖白为其提供专属医疗服务,张肖白院长昂首挺胸、宁死不屈,展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日军占领仁济医院后,她毅然决然率同事离开医院,辗转到民间,免费为群众看病。她极为重视职业修养,下乡看诊,常常备有两双鞋,一双是黑皮鞋,一双是草鞋。走到村子口,她就换上黑皮鞋,整理仪容,展现出医者的职业风范;离开村子时,她就换上草鞋,从容不迫。她说:“我的同胞们还很贫穷,一路上大家都是穿草鞋的,我要和他们同甘共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年,江门市人民政府接管了仁济医院,改名为江门市人民医院。


 1951年,政府正式任命张肖白为江门市人民医院院长。


 1966年2月8日,料峭春寒中,张肖白带领医疗队到斗门下乡巡诊。四邻八里的病人闻讯而至,络绎不绝,医疗队一直看诊到傍晚掌灯时分。


 1966年5月17日,张肖白院长与世长辞,享年69岁。她的追悼会在江门市中山公园的中山纪念堂举行,人们从四面八方自发地前来告别,社会各界组成的悼念队列从中山公园蜿蜒至新会会城的南禺路,无数市民驻足路旁为她默哀。


 在阅读这本书籍的时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张院长在抗日时期说过的一句话,在日军侵犯最厉害的时候,英国领事馆派人劝说张肖白转移到香港避难,张肖白断然拒绝,她神色凝重地说:“如果我走了,我的同胞怎么办?我的病人怎么办?在我的医院里求助的难民们怎么办?”,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在大是大非当前,总有人舍小家为大家。冲锋陷阵,不计报酬,不论安危,张院长从来都是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事外,把国家把患者放在第一位,这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当你穿上那件白大褂开始,你就再也不只是你自己一个,你是患者的希望,是保卫祖国守卫医疗安全体系的一份子,张院长就是秉着这种信念,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张肖白院长终生未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医院、献给了患者。至今,一尊圣洁的雕像依然静静矗立在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她身穿白大褂、挂着听诊器,笑容可掬、英姿勃发,正慈祥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就诊人群,似乎正以她的慈悲之心抚慰每一位病患,也似乎也在鼓励着我们这些后辈们,勉励我们爱岗敬业。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小的护士,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张肖白院长大爱无私、奉献祖国、奉献医学的精神是我们后人需要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张肖白院长卓越的付出和不朽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后辈学习,在祖国需要帮忙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医术,学习她忘我无私的大医精诚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特别是像现在这个疫情期间,祖国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进,总有一种精神使我们感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无疑成了当前最严峻的工作。面对疫情,我们作为抗疫工作者的第一线,奋战在抗疫工作当中,我们需秉持“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秉持着张肖白院长默默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担当着人民卫士的光荣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将张肖白院长的精神传承下去。

撰稿:胃肠外科 林蕴瑜

相关附件: